孫蓀這部書里放卻的正是技術,回歸的通道直抵心靈。所以感動我的恰不是他最出名的還被選入中學課本的篇目棗《云星月三賦》,它的語言著實漂亮,但是打動我的卻是他不多被提及的篇章,比如《釋夢》,比如《彩虹》,它們在語言文采上比不過作者寫景達到的那種恢宏氣象,卻在人性的深度上躍出,氣象之景或可是多人能夠寫的,但是這兩篇文字卻有些金石味,是歲月慢慢磨出的,不易發(fā)現(xiàn)而一旦捉住便讓人心旌神移的那一種,什么呢?讀了又讀,確不好下個定義出來,或者用現(xiàn)在散文界也開始用的時髦概念括住,不對了,它們超出這些言說,這番既定,有些私語性,卻又漫漶人心,待整理時又滑走,始終概念外的,這樣的文字與心情可能就是文學里的詩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