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小傳李健吾,中國現(xiàn)代作家、戲劇家、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1906年8月17日生于山西運城,常用筆名劉西渭。其父李鳴風參加辛亥革命,1919年被北洋軍閥暗害。李健吾自幼隨母親漂泊異鄉(xiāng)。10歲起在北京求學。1921年入北京師范大學附中。曾與同學蹇先艾、朱大枬等組織文學團體曦社,編輯《國風日報》的文藝副刊《爝火》,并常在《晨報副刊》、《語絲》上發(fā)表作品。1925年考入清華大學,先在中文系后轉入西洋文學系。同年由王統(tǒng)照介紹加入文學研究會。1931年赴法國入巴黎現(xiàn)代語言專修學校,并開始研究福樓拜。1933年回國,在中華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編輯委員會任職。1935年任上海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上??椎卵芯克芯繂T??谷諔?zhàn)爭期間在上海從事進步戲劇運動,是上海劇藝社及若干劇團的中堅。抗戰(zhàn)勝利后,與鄭振鐸合編《文藝復興》雜志,與黃佐臨等創(chuàng)辦了上海實驗戲劇學校,任戲劇文學系主任。1954年起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還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議組成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理事、法國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李健吾20年代的劇作,寫的都是獨幕劇,如反映城市下層人民生活的《母親的夢》。30年代的作品題材面擴大,多為多幕劇。40年代他以改編中外名劇為主。作品多貫穿反對帝國主義、反對軍閥的愛國民主思想,著意刻畫不同階級的人性,有布局嚴謹、結構緊湊、語言流暢、人物性格鮮明的特色。喜劇格調清新、對話俏皮利落、尖銳潑辣而不失真實,具有強烈的喜劇效果。自30年代中期起,以劉西渭的筆名發(fā)表文學評論和戲劇評論。他的評論不以判斷作品優(yōu)劣為己任,而是溶入自己對生活和藝術的發(fā)現(xiàn),旁征博引、展開聯(lián)想、時有獨到的見解。他在外國文學的翻譯和介紹方面更做了大量的工作。譯有莫里哀、托爾斯泰、高爾基、屠格涅夫、福樓拜、司湯達、巴爾扎克等名家的作品,并有研究專著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