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楊啟先
回顧篇
第一章 我國微觀基礎的重要變化
一、我國農村經營制度的根本變革
改革前中國農村經濟體制的形成及其運行
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歷程
農村改革的巨大成就
二、改革開放以來非國有經濟的高速成長
非國有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階段(1978—1988年)
非國有經濟的徘徊和調整階段(1989—1991年)
非國有經濟的重大突破和迅速發(fā)展階段(1992年至今)
三、國有經濟的改革歷程
在計劃經濟體制仍占主導地位前提下的“放權讓利”改革(1978—1986年)
在新舊體制并存條件下的企業(yè)承包制的改革(1987—1991年)
在市場經濟運行機制逐漸占居主導地位條件下
國有企業(yè)的制度創(chuàng)新(1992年至今)
四、我國所有制結構的重要變化
不同所有制經濟對國民經濟,總支出的支配力
不同所有制經濟對國民經濟總收入的貢獻率
第二章 我國市場環(huán)境的重要變化
一、價格改革是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形成的重要基礎
商品價格改革階段(1978—1988年)
價格改革的調整階段(1989—1991年)
市場價格體系的初步形成階段(1992年至今)
二、市場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
產品市場化的進程
要素市場化的進程
三、市場競爭秩序的初步建立
市場主體行為規(guī)范化的探索
國家調控市場手段的探索
市場競爭秩序法制化的探索
第三章 我國宏觀管理體制的重要變化
一、宏觀管理體制的改革
逐步拆除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框架(1978—1988年)
宏觀調控手段的不配套所帶來的困擾(1989—1993年)
初步建立市場經濟的宏觀管理框架(1994年至今)
二、收入分配政策的調整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
收入分配政策的調整
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
三、政府機構改革與政府職能的初步轉變
政府機構改革的歷程
政府機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998年的國務院機構改革
第四章 對外開放與經濟全球化
一、對外貿易體制的改革
對外貿易體制的初步改革
以外貿企業(yè)實現(xiàn)自負盈虧為主線的配套改革
外貿體制改革的深化
改革以來,對外貿易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多層次、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形成
全方位對外開放的發(fā)展戰(zhàn)略
對外開放的逐步推進
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形成
三、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初步接軌
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
中國的外向型發(fā)展戰(zhàn)略與經濟全球化
加入WTO對我國經濟的深遠影響
反思篇
第五章 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概括
一、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起點
我們走過的道路
中國的現(xiàn)代化道路如何起步
以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
二、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歷程
改革的初始階段(1978—1983年):從舊體制
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入手,培育新體制的生長點
改革的展開階段(1984—1988年):在肢解舊
體制的同時,新體制因素開始成長
改革的僵持階段(1989—1991年):新舊經濟
運行機制的矛盾與沖突
改革的深化階段(1992年至今):在建立新體制
的進程中對傳統(tǒng)體制核心部位進行攻堅
三、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演進
“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1978—1983年)
“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國家調節(jié)市場、市場引導企業(yè)”(1984—1988年)
“計劃經濟和市場調節(jié)相結合”(1989—1991年)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992年至今)
第六章 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經驗
一、“行政性分權”:肢解舊體制的重要手段
“行政性分權”的初始動因
“行政性分權”的作用機理
“行政性分權”的實際效果
二、“雙軌制”:塑造了跨越新舊體制的橋梁
“價格雙軌制”的來龍去脈
經濟體制的全面“雙軌”狀態(tài)
“雙軌制”的歷史作用
三、“增量改革”:構筑了新體制成長的制度基礎
增量改革形成的原因
增量改革的作用機理
增量改革的制度貢獻
第七章 改革的主要教訓
一、國有產權制度改革滯后
產權制度的變革是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核心問題
國有企業(yè)公司制改組并沒有完全解決國有
產權制度問題
對國有經濟進行戰(zhàn)略性重組仍不能回避國
有產權制度改革問題
二、政府職能轉換滯后
國家要保護國有產權制度
國家在保護國有產權制度方面的代價
改革進入閉鎖通道的潛在危險
三、思想觀念轉變滯后
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局限性
轉變思想觀念對制度創(chuàng)新的推動作用
正確的思想觀念必須符合客觀實踐
展望篇
第八章 世紀之交的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
一、經濟發(fā)展面臨重大轉折關口
90年代經濟增長條件的變化
市場方面的制約
體制方面的制約
二、發(fā)展是硬道理
擴大內需的歸宿是發(fā)展
加快城市化步伐
實施西部開發(fā)戰(zhàn)略
發(fā)揮制度變革重要作用
三、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順應發(fā)展大趨勢
勇于面對挑戰(zhàn)
開放條件下的協(xié)調發(fā)展
第九章 改革攻堅與社會穩(wěn)定
一、現(xiàn)實經濟體制的突出矛盾
國有企業(yè)問題成為經濟轉軌的“瓶頸”
金融風險成為金融市場化的嚴重制約因素
政府職能轉變滯后成為經濟市場化的主要障礙
二、利益結構的分化和思想觀念沖突
地區(qū)分化和城鄉(xiāng)二元結構
社會階層分化與潛在危機
思想觀念沖突錯綜復雜
三、重視改革的風險與控制
經濟改革面臨風險因素加大
改革配套性要求更加迫切
讓更多的人富起來
第十章 改革的趨勢展望與設想
一、改革的基本趨勢與特征
二、改革的戰(zhàn)略目標與指導思想
三、改革的主要內容
以國有經濟的戰(zhàn)略性改組為重心,重塑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
以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為目標,進一步完善統(tǒng)一的市場體系
以政府職能轉變?yōu)楹诵?,深化政府改革和?guī)范政府行為
以健全社會主義財產制度和信用制度為重點,完善市場經濟的法治基礎
結束語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