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卡文迪針實驗室的創(chuàng)建
第一節(jié) 緣由
第二節(jié) 卡文迪針的同心球實驗
第三節(jié) J.J.湯姆遜對麥克斯斯韋的記述
第三章 卡文迪針實驗室的發(fā)展簡史
第四章 瑞利時期(1880-1884)
第五章 湯姆遜時期(1885-1919)
第一節(jié) J.J.湯姆遜和電子的發(fā)現
第二節(jié) J.J.湯姆遜的生平
第三節(jié) J.J.湯姆遜領導卡文迪什實驗室的經歷
第四節(jié) 盧瑟福和放射性的研究
第五節(jié) 布拉格父子和X射線晶體結構分析
第六節(jié) 巴克拉和X射線標專門普的發(fā)現
第七節(jié) 威爾遜支室的發(fā)明
第八節(jié) 阿斯頓和質譜儀
第九節(jié) 理查森和熱電子發(fā)射定律
第六章 盧瑟福時期(1919-1937)
第一節(jié) 盧瑟福的生平
第二節(jié) a散射的觀測和原子核的發(fā)現
第三節(jié) 查德威克和中子的發(fā)現
第四節(jié) G.P.湯姆遜發(fā)現電子衍射
第五節(jié) 阿普爾頓研究電離層
第六節(jié) 布萊克特發(fā)展云室技術
第七節(jié) 科克羅夫特和沃爾頓研究制粒子加速器
第八節(jié) 卡皮查溫學的研究
第九節(jié) 盧瑟福的作風
第七章 布拉格時期(1838-1953)
第一節(jié) 勞倫斯·布拉格的生平
第二節(jié) 鮑威爾和核乳膠的發(fā)現
第三節(jié) 佩魯茨與肯德魯和蛋白質的X射線分析
第四節(jié) DNA模型的發(fā)現
第五節(jié) 賴爾與射電天文學的研究
第八章 莫特時期(1954-1970)和皮帕德時期(1971-1982)
第一節(jié) 休伊什和脈沖星的發(fā)現
第二節(jié) 低溫和超導的研究
第三節(jié) 約瑟夫森效應的發(fā)現
第四節(jié) 皮帕德和超導電性的研究
第五節(jié) P.W.安德森的貢獻
第六節(jié) 莫特和固體物理學研究
第七節(jié) 卡文迪什實驗室在繼續(xù)前進
附錄
表1 卡文迪什實驗室歷屆主任
表2 卡文迪什實驗室出身的2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及其成就
表3 與卡文害什實驗室有密切關系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及其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