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是我國證券市場設立十周年。十年前,中國證券市場的開拓者們抱著對改革開放政策的堅定信念,以非凡的勇氣,創(chuàng)立了滬深證券交易所。在一個沒有多少市場經濟經歷、又長期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度里,證券交易所乃至更早前的證券出現(xiàn),無疑像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了一塊石頭,對社會經濟的各方面帶來巨大的沖擊。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剛剛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國家決定恢復發(fā)行國債。當時的人們將購買國庫券看成是在為國家做貢獻,因而賦予了這種行為某種程序的道德高尚的意味。積極者被視為思想上先進,消極者被視為思想上落后。而先進還是落后,這對當時的任何人都茲事體大。當時并沒有證券市場,國債的發(fā)行甚至很少依靠銀行體系,大部分國庫券都是通過行政組織體系被認購的,攤派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做法。在80年代中后期,當股票在我國再次出現(xiàn)時,不論開拓者們當時是多么的大無畏,其情形都有如做賊一般,因為那個叫股票的東西實際上跟債券大同小異,不僅要還本,還要付息。在發(fā)行上,大多也是一籌莫展。以面值發(fā)行的深發(fā)展,發(fā)行時要發(fā)動廣大干部帶頭。而上海延中實業(yè)發(fā)行時,還要搞有獎銷售。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人們對股票的印象還停留在茅盾先生的大作:《子夜》所描寫的情形上。當90年代初滬深兩個交易所設立后,這種印象并沒有煙消云散。上交所首任總經理尉文淵說,"回想90年代初,我們剛剛開始建立資本市場,在當時的經濟管理體制和思想意識形態(tài)環(huán)境下,辦市場是很不容易的。那時候我們面對的盡是一些大問題,'對還是不對','姓資還是姓社','開還是關'等等"。首任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劉鴻儒也曾感觸良多地說,在很多人眼里,股市是個好人不去的地方。1992年,鄧小平在南巡中談到股市時講道:"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到了這個時候,證券市場在中國的土地上才算辦了"暫住證"。此后,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黨的十五大、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逐漸加大了對證券市場的肯定,證券市場才最終在我國生根開花。可以說,十年股市的發(fā)展,構成了我國思想解放的一個側面。十年來,股市由最初不被大多數(shù)人了解、接受,逐漸與整個社會經濟生活融合,并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向現(xiàn)代化邁進的歷史樂章的一個重要部分。目前,我國的證券投資人數(shù)已超過5500萬人,上市公司已超過1000家,總市值已超過4萬億元。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證券市場的規(guī)模都已雄居亞洲前列。這樣的成就的取得,無疑是史無前例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特有的國情,在十年的快速發(fā)展中,我國證券市場也經歷過了種種艱難曲折,令參與其中的所有人難以忘懷。站在新世紀的門口,如何對證券市場過去的十年進行回顧和總結,這是許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為此,我們從今年初起,就計劃編輯一套《中國股市十年》叢書,希望能站在投資人的角度,從十年股市發(fā)展的歷史中找到一些可茲未來借鑒的教益。受目前證券市場文化氛圍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這套叢書從策劃到定稿,中間經過了不少變化,我們不得不依據(jù)現(xiàn)實條件,對當初的設想做出調整,這可能是我們編輯過程中的一點遺憾。目前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這套叢書包括三本,即《十年股市風云》、《十年牛股》和《股市投資趨勢展望》?!妒旯墒酗L云》截取了十年中對股市影響最大、最受投資者關注的事件,基本上由親歷其中的資深市場人士進行講述和分析?!妒昱9伞穭t選取了十年中在理念上最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個股,由資深市場人士進行總結、分析,這些個股曾經有的輝煌,也代表了十年中最主要的行情的耀眼的側面?!豆墒型顿Y趨勢展望》主要著眼于對未來股市背景影響最大的新經濟及其相關的二板市場的介紹與分析。在網絡經濟、二板市場以及股市新概念炒作的許多方面,我國基本上處于模仿、追蹤與趕超成熟市場,尤其是美國股市的狀態(tài),大部分投資人對相關的情況并不了解,常常成為炒作風的犧牲品。當然,本套叢書無論是事件、個股還是新經濟、二板市場,在素材的選取上都不可避免地帶有編者的眼光,可能會產生某種局限性。好在我們的目標是生動地反映這十年市場的某些側面,如讀者認為這一目標達到了,則幸矣。本套叢書在出版過程中,曾得到許多人士的幫助和大力支持,我們在此一并表示感謝!特別要感謝經濟科學出版社的王長廷先生為叢書的出版所做的大量艱苦工作以及勝龍公司對本書插圖所給予的支持!雖然編者、作者對本套叢書都非常盡心盡力,但掛一漏萬,書中的錯誤恐難避免,懇請讀者指正。另外,書中對事件的評判以及對股價走勢的分析,系作者一家之言,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