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典的編寫已醞釀多年;以盡可能小的篇幅和盡可能大的內容涵括量,滿足最大范圍的中國讀者學習、掌握英語這門語言的知識需求,一直是編者多年來在編寫形式和內容結構上研究的重點。這也是“精編“兩字的由來。自從這一選題被列入”國家教委‘九五’期間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之后,本書的實際編寫工作便提上了議事日程。編寫這本詞典的主要目的,是要向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的廣大讀者提供一本既可查閱詞匯意義又能看到用法講解的英漢詞典。使用雙語詞典,目的不外乎求解和求用。求解,即查閱詞義,要求詞典的釋義準確而詳盡。就這一點而言,近年來國內出版的一些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雙語詞典,大多可以滿足要求。求用,即從詞典中查詢單詞或短語的用法,弄清它們用在怎樣的句子結構中才算正確,用在何種場合之中才算恰當等等,這就遠遠不是詞典中的釋義所能解決的了。就連編者煞費苦心在詞典中舉出的例證也很少有所幫助,因為例證主要是詞匯的某一特殊性定釋義的印證,旨在說明這一詞匯確有此義罷了。如果說例證兼有說明用法的作用,那么這種作用恐怕也微乎其微,而且這點作用能否發(fā)揮或發(fā)揮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讀者的接受能力而不是取決于編者的主觀意圖。所以讀者查閱英漢詞典尋求用法的愿望,往往得不到真正的或充分的滿足?!需b于此,這本詞典在完全滿足讀者求解需要的同時,不惜大量篇幅以“用法例示”和“用法提示”,詳細講解常用詞和次常用詞的用法,以充分滿足讀者求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