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約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出身世代書香而淪為小商人的家庭。他性敏而多慧,博覽群書,自幼獨喜野言稗史、唐人傳奇;科舉屢遭挫折,直到40多歲才補了個“歲貢生”;科場失意、境遇不好,以致加深其對封建官場、科場腐敗現象的認識;為人倔強,恥于阿諛逢迎;50多歲,因家貧母老屈就長興縣丞,“未久,恥折腰,遂拂袖而歸”;晚年絕意仕途,閉門著述,但因貧老無子,遺稿散失很多,現存作品除《西游記》外,還有后人輯集的《射陽先生存稿》四卷。其政治思想主張實行“王道”與“德治”,以維護封建制度;但現實的丑惡與腐敗,又使他空懷慷慨、臨風嘆息。所以,在《西游記》中,他借孫悟空這個具有非凡能力的人物形象寄托自己改良社會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