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評價中國改革20年來經濟增長的整體狀況,從生產要素、制度變革、結構變動、外部環(huán)境等方面分析高速增長的原因,判斷這些因素的剩余潛力,研究制約經濟增長的內外部因素,從而對中國在今后20年中保持經濟持續(xù)增長的可能性作出判斷。本書認為,資本形成加速對過去的高速增長作出了很大貢獻,但其中投資效率的提高與儲蓄率上升至少同等重要。更重要的貢獻來自制度變革引起的資源重新配置,特別是農村生產要素由農業(yè)向非農業(yè)的轉移。外貿和外資的擴大也起了重要作用。目前現有的增長動力正在減弱。為了繼續(xù)保持較高的增長率,中國經濟面臨增長方式轉換和政策調整的挑戰(zhàn)。城市化,以技術進步為主導的產業(yè)結構調整,以及深層次的體制改革。包括政府自身改革和市場環(huán)境改善,將成為令后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如果這幾方面的轉換順利實現,令后20年經濟仍可能保持平均6.4%的較高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