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窮得很哪!”,這是《白石老人自述》的開場白,這樸素、親切而又不乏辛酸的敘述語言一下子打動了我,我甚至覺得這是第一人稱小說的最佳開場白,可以與《白鯨》的那個著名開頭“叫我以實瑪利吧”相媲美。此書圖文并茂,內插一百余幅齊白石先生的畫作、篆刻、詩文筆跡等。自述記載了白石先生從一個小木匠最終成為一代畫壇宗師的歷程。其中不乏溫情而浪漫的故事,如龍山詩社的成立,白石先生曾為詩社的詩友畫“花箋”,讓人似乎能想象得出那“花箋”的可愛,而嫉妒曾擁有這樣的花箋作詩的人。再如40歲前一直未離開湘潭的白石先生,在這一年有了游歷西安的經歷,使他開闊了眼界,畫風發(fā)生了變化,有了《灞橋風雪圖》這樣的作品。而由于當年交通的不便,白石先生去西安征程漫漫,因而他且走且畫,這是何等的風雅!而他所描述登華山時所見到的“一路桃花,長達數(shù)十里”的人間美景如今又如何見得!《白石老人自述》寫了他在不同歷史階段賣畫為生的苦楚。寫了他與梅蘭芳大師的交往。寫了日軍侵占中國時他的憂憤之情。更催人淚下的是,它記敘了陳春君與胡寶珠兩個與他相濡以沫而又相繼先他而去的女人。戰(zhàn)爭的陰影,家庭的離散,都給晚年的白石先生帶來了無限的蒼涼之感。在談藝方面,此書亦有妙論。如“我刻印,同寫字一樣。寫字,下筆不重描,刻印,一刀下去,決不回刀?!边@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讀罷全書,你會有一種淡淡的傷感,為遠去的白石老人,為那些至今仍讓我們賞心悅目的畫,也為他所寫的那些韻味獨特的詩,譬如“帶醉扶欄看海棠”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