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生物科學中國人類學逸史:從馬林諾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澤東

中國人類學逸史:從馬林諾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澤東

中國人類學逸史:從馬林諾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澤東

定 價:¥22.00

作 者: (美)顧定國(Gregory Eliyn Guldin)著;胡鴻保,周燕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人類學論叢
標 簽: 社會人類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1493811 出版時間: 2000-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6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詳述了中國人類學的發(fā)展歷程,各地有關高校、研究機構(gòu)和隊伍的建設和發(fā)展,各發(fā)展時期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及解決問題,以及政治形勢對中國人類學及人類學家的影響等。

作者簡介

  顧定國(GregoryE.Guldin),1950年出生,是美國太平洋路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和人類學系教授、亞洲問題專家。應用人類學家。曾主編出版《中國的都市人類學》?!抖际谢械闹袊泛汀度祟悓W在中國——對學科的界定》等著作。

圖書目錄

    序 黃淑娉
   作者中文版前言
   鳴謝
   引言
   第一部 人類學業(yè)績長存
   焦點之一 梁釗韜的七十壽辰
   第一章 十年的變化
   復蘇
   在中大再生
   第二個人類學系
   第二部 引進的學科(1898~1949)
   第二章 引介外國學說
   早期的樣本
   外國奠基者
   諸多學科之父:蔡元培
   焦點之二 林惠祥:梁釗韜的良師益友
   第三章 外國來訪者
   功能主義來到中國
   在華的外國人
   學術領域之外的發(fā)展
   抗日戰(zhàn)爭前夕
   焦點之三 中山大學與楊成志
   第四章 中國西式人類學的成熟
   抗戰(zhàn)年月
   更多的外國訓練:效法美國、法國和英國的
   人類學模式
   抗戰(zhàn)以后的繁榮
   對解放前人類學的一個評價
   焦點之四 解放期間的梁釗韜
   第三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社會主義與蘇聯(lián)模式(1949~1960)
   第五章 過渡時期
   新社會
   人類學思想的轉(zhuǎn)變
   第六章 重新定向
   新模式
   學術界的調(diào)整
   重組人類學
   少數(shù)民族識別
   第七章 學習老大哥
   俄國人來了
   蘇聯(lián)訪問者
   蘇聯(lián)思想
   兄弟反目
   第八章 田野工作
   語言調(diào)查和語言改革
   社會歷史調(diào)查
   田野工作留下的財富
   第四部 “毛澤東化”的人類學學科體系(1957~1978)
   第九章 以毛澤東化為中國化的標志
   反右派運動前夕的學科體系
   反右派運動和知識分子
   學術批判
   大躍進時期的人類學
   60年代初期“毛澤東化”的人類學學科體系
   焦點之五 梁釗韜和新中國(1949~1964)
   第十章 人類學學科的解體——文化大革命
   以知識分子為革命對象
   “取消”民族學
   沖擊
   無產(chǎn)階級教育
   政治遺留問題
   焦點之六 梁釗韜:下放和平反
   人類學界的人民之敵
   重振考古學
   第五部 民族國家的人類學學科:中國模式?
   第十一章 外國人類學又回來了嗎?
   久違之后
   西方人類學再次來到中國
   普世性科學還是民族國家科學
   第十二章 人類學中國化
   本土化
   以馬列主義為基礎
   中國人類學的“特色”
   學科體系中國化:古人類學、考古學和民族學
   再度毛澤東化?
   中國化了的中國人類學
   第十三章 對中國及全球人類學的一些觀察
   焦點之七 梁釗韜:墓志銘
   跋
   參考文獻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