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鄔滄萍1922年生,1941—1946年就讀并畢業(yè)于香港、廣州嶺南大學經濟學系,1948—1951年在美國紐約大學、哥侖比亞大學研究生院攻讀并獲MBA學位。1951年回國后,先后在中國人民大學等校教授統(tǒng)計學、人口學和老年學并從事研究工作。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我國人口學、老年學的學科開拓者,是我國人口學最早一批碩士、博士生導師。1996年獲第二屆中華人口獎(科學獎)?,F任中國老年學學會會長,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北京市人口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市老齡科研中心名譽主任,中國老齡協(xié)會專家組組長。同時任國際老年學學會理事,亞太地區(qū)國際老年學分會理事。先后編寫、主編、合著、翻譯有:《人口學辭典》、《人口統(tǒng)計學》、《商業(yè)統(tǒng)計學》、《世界人口》、《中國人口老齡化》、《轉變中的中國人口與發(fā)展》等著作20多部,公開發(fā)表《老齡問題和我們的對策》、《論老年學的形成、研究對象和科學性質》、《實現健康老齡化》、《增強全民的人口憂患意識》等論文200多篇。杜鵬1963年生,1992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獲法學博士學位。1996年在美國杜克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F任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教授、中國老齡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老齡科研中心副主任、北京市老齡問題研究中心社會老年學研究所所長。先后榮獲國家計生委、中國人口學會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中國老年學學會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研究獎等多項獎勵。主要著作有:《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人口老齡化過程中的中國老年人》、《中國人口老齡化》等中英文專著,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姚遠1949年生,1979—1985年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中國史專業(yè),獲史學學士、碩士學位。1992年赴美國猶他大學社會學系做訪問學者。1995年赴美國韋伯州立大學亞洲文化研究所進行合作研究?,F任中國人民大學人口所副教授。中國人口學會歷史人口學專業(yè)委員會負責人。主要著作有:《人口與近代中國》(專著)、《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人口現實》(譯著)、《中國農村人口與發(fā)展新格局》(編著)等5部,發(fā)表學術論文《中國家庭養(yǎng)老弱化的文化詮釋》、《中國人口、婚育文化與經濟發(fā)展關系研究》等20余篇。姜向群1955年生,1982年畢業(yè)于遼寧大學哲學系,之后在中共遼寧省營口市委宣傳部工作。1989—1992年工作于北京市民政局社會福利管理處,任科員、辦公室副主任。1992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學位,1999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97年曾在印度國際人口學院進修?,F在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兼任《人口研究》雜志編輯。編著、合著有:《中國社會保障》、《社會保障學》、《老年人權益自我保護手冊》,主編《計劃生育領導工作全書》,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人口研究》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蘇蘋1939年生,1962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生物系,1966年中科院研究生畢業(yè)。曾在中科院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業(yè)務處副處長。1986年后在中國人民大學歷任人口學系、人口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長、教授。曾編著《人口生物學基礎》,合著《優(yōu)生學概論》,主編《計劃生育領導工作全書》,副主編《農村深化改革與人口發(fā)展》、《家庭保健全書》等著作,發(fā)表學術論文數十篇。陳杰1959年生,1989—1991年在日本神戶市中小企業(yè)協(xié)會研修,1994年日本神戶大學教育學系研究生畢業(yè),獲教育學碩士學位?,F任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教師。曾在日本《家庭科教育研究》雜志上發(fā)表《日本家庭科教育與中國相關學科比較研究》論文。曾編著《創(chuàng)建溫馨的家》,合著《大學生擇業(yè)技巧》等。主持和參與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的《應用家政推廣進行農村婦女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