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第一部)

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第一部)

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第一部)

定 價:¥26.00

作 者: 杜書瀛,錢競主編;錢競,王飚著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思想史

ISBN: 9787532120925 出版時間: 2001-03-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 440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第1部)》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九五重點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第1部)》是《中國20世紀文學學術史》的第一部,準確地說,是“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的史前史,論述的范圍大體包括18、19世紀。以朝代論,屬清代中、后葉;按目前通行的社會歷史時代分,則又屬于古代末期和近代前中期。但是,作為《中國20世紀文學學術史》的第一部,《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第1部)》不同于“清代文學理論批評史”或“近代文學理論批評史”。我們的研究目標和論述指向,不在于全面的評論這段歷史年代間各家各派的詩文理論觀點,而著眼于把這兩個世紀詩學、文章學等置于同期思想、學術文化因革變遷的北景中考察,從總體上把握藝文理論的基本格局和歷史走向,探索從古代藝文理論到現代意義的文藝學這一時代性轉型的歷史必然性、轉型的過程、取徑及其軌跡,辨析處歷史時代交替、文化變動更革中的文學家、思想家們遇到了什么矛盾,提出了哪些問題,做出了怎樣的選擇,他們?yōu)?0世紀現代文藝學的誕生作了什么樣的歷史準備,留下了哪些亟待現代文藝學解決的課題,他們的選擇怎樣制約了20世紀文藝理論的發(fā)展和某些特點,等等。

作者簡介

  滕小松,湖南永州人,1985年師從著名畫家海天先生研習同代工筆畫;1991年考取美學專業(yè)研究生,后轉向鄉(xiāng)土文學研究,文學與繪畫雙軌并進,1994年獲碩士學位;1997年出版美術史論專著《翰墨飄香》(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出版文學評論專著《超越模式——沈從文小說的文化批評》(作家出版社);即將出版《丹青萬象——現代工筆畫研究》、《美術“錢”途》。

圖書目錄

全書序論
上編 乾嘉時期文藝學的格局
緒論
第一章 考據學的挑戰(zhàn)與桐城派的回應
第一節(jié) 官方政策和學風的變化
第二節(jié) 考據不的勃興
第三節(jié) 桐城文論的特征之一:古文統(tǒng)緒論的確立
第四節(jié) 桐城文論的特征之二:文章學的哲理化
第二章 性靈詩學的崛起
第一節(jié) “溫柔敦厚”的詩教論與格調說
第二節(jié) 性靈說的時代意義
第三節(jié) 《隨園詩話》的文化特色
第四節(jié) 袁枚詩論與明清學術思想史的關系
第三章 學術史維度上的文學思考
第一節(jié) 章學誠治學特征
第二節(jié) 《文史通義》的學術宗旨
第三節(jié) 學術史視野中的文學
第四章 乾嘉文藝學中的若干關節(jié)問題
第一節(jié) 闡幽正俗的文學宗旨
第二節(jié) 性靈說與質性論的歷史意味
第三節(jié) 實學背景中的文學知識理性
下編 19世紀文學觀念的裂變
第五章 19世紀的社會與文化背景
第一節(jié) 中國近代歷史的雙向運動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學術文化的整合與變異
第三節(jié) 從西學東漸到構建新學
第六章 近代意識的初萌與創(chuàng)作觀念的新變
第一節(jié) “人”的覺醒對傳統(tǒng)文學原則的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經世文論對傳統(tǒng)文學原則的改造
第七章 傳統(tǒng)文學理論的自我調查和趨于終結
……
第八章 新學思潮中的文學新觀念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