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所收入十部兵書,按產生的時間先后,分別為《孫子》、《吳子》、《司馬法》、《慰繚子》、《六韜》、《黃石公三略》、《將苑》、《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百戰(zhàn)奇法》、《投筆膚談》。大致收先秦或秦漢、三國、唐、宋、明各朝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兵書。從整體上看,這是追求本書的自有特點,使收入的兵書特點突出,從而基本上反映中國兵書精粹的概貌,其他兵書無論從觀點、內容大都不出其外。各時代兵書的選入,可以明顯看到中國兵書與時代相符的發(fā)展進程和時代的特征,以達到橫向、縱向的認識中國兵書的目的。每部兵書,均由前言、正文、標注和譯文組成。詳細地介紹了每部書的產生時代,具體內容和特點,以及有關的學術爭論,從而使讀者開宗明義地了解這部兵書。對于兵書不同版本的校注,使讀者可以更直接地見到兵書原貌,有所正確理解。譯文對缺少古文修養(yǎng)的年輕讀者可以從譯文中直接吸收兵書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