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三行考》初版于1937年,著者番禺梁嘉彬,時年僅27歲。本世紀的30年代,盡管國運危機四伏,文運卻相當輝煌,可說是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一個花季。在中西會通的潮流激蕩下,文史之學的名篇巨著成批涌現(xiàn),令人嘆為觀止。陳寅恪的《四聲三問)、陳垣的《元秘史譯音用字考》、胡適的《醒世姻緣傳考證》、錢穆的《先秦諸子系年》以及向達的《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等等,都是在這個時期問世的。當年風華正茂的梁嘉彬先生,身逢其盛,奮勵潛研,為文化、為社會、也為自己的先人,呈獻了三十來萬字的《廣東十三行考》,堪稱30年代學術上的“嶺南佳果”。這部才氣橫溢的少作,經過數(shù)十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已成為蜚聲學界的傳世之作了。 廣東十三行的歷史,是在朝貢體制向條約體制轉變的過程中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