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
上篇:理論的構建
第一章 制度經濟學:一個分析框架
第一節(jié) 從市場分析到制度分析
第二節(jié) 科斯定理:新制度經濟學的基石
第三節(jié) 諾斯:制度決定論
一、諾斯的學術思想
二、制度變遷理論的基本框架
三、制度變遷理論的發(fā)展
第四節(jié) 拉坦:重視科學研究對制度變遷的影響
第五節(jié) 林毅夫:強制性變遷與誘致性變遷
第二章 會計準則制訂:一個制度經濟學的解釋框架
第一節(jié) 會計準則:一種制度安排
一、制度:口徑不一的概念
二、會計準則與制度安排
三、會計準則:一種降低交易費用的制度安排
第二節(jié) 會計準則的產生:一個思想實驗
第三節(jié) 制度變遷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四節(jié) 行動集團及其利益預期
第五節(jié) 社會知識與制度變遷
第六節(jié) 意識形態(tài)與制度變遷
下篇:理論的應用
第三章 審計:從自愿安排到強制安排
第一節(jié) 早期審計的起源
第二節(jié) 民間審計:強制安排還是自愿安排
一、理論依據:代理成本最低化
二、審計自愿安排的早期證據
第三節(jié) 《公司法》與強制性審計安排
第四節(jié) 審計職業(yè)化與獨立化:一種自愿安排
第五節(jié) 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變遷中的政府主導作用
一、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的恢復:一種自愿安排
二、早期會計師事務所的清理整頓
三、會計服務市場與政府選擇
四、會計師事務所的脫鉤改制:政府強制性變遷
第四章 美國會計準則變遷:以職業(yè)界為主
第一節(jié) 證券交易委員會成立前:準備時期
一、英國早期會計職業(yè)的發(fā)展
二、美國早期會計職業(yè)的發(fā)展
三、早期制訂統(tǒng)一會計的努力
第二節(jié) 證券交易委員會與會計準則制訂權的安排
一、證券交易委員會:會計準則制訂權的法定享有者
二、會計職業(yè)界:早期反對政府干預的嘗試
三、會計準則制訂權:職業(yè)界的目標
第三節(jié) 會計準則制訂機構的變遷:對社會壓力的
回應
一、會計準則制訂機構的變遷:一個簡單描述
二、來自社會的壓力與準則制訂機構的獨立性
三、政府干預與準則制訂
第五章 國際會計準則:從學術研究到管制規(guī)則
第一節(jié) 會計國際化與國際會計準則:歷史描述
一、會計國際化思想的演變
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
三、國際慣例與國際會計準則
第二節(jié)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從研究團體到管制機構
第三節(jié) 高質量會計準則:用研究為防線
第四節(jié) 主發(fā)言權:國際會計準則制訂中的權力之爭
第六章 中國會計準則制訂:一種被動創(chuàng)新
第一節(jié) 中國會計準則制訂過程的回顧:理論研究準備
一、學術界的研究和認識過程
二、中國會計學會的推動作用
三、會計教育的發(fā)展情況
第二節(jié) 中國會計準則制訂過程的回顧:實際制訂
第三節(jié) 為什么中國制訂會計準則:學術界和實務界的解釋
一、學者的論述
二、會計準則制訂人員的態(tài)度
三、評價與討論
第四節(jié) 關于準則制訂的過程
一、制訂過程的描述
二、公開性不足:與美國會計準則制訂過程的比較
三、游說不足現(xiàn)象的分析和評論
第五節(jié) 準則制訂機構
第六節(jié) 知識存量對基本會計準則制訂的影響
一、中外合資企業(yè)會計制度:基本準則的前身
二、會計理論研究對會計準則制訂的影響
第七節(jié) 具體會計準則對國際會計準則的模仿與借鑒
附錄一 《會計研究》所發(fā)表的論文及分類
附錄二 《會計研究》所發(fā)表的有關會計準則的論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