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Freehand 8.0簡介
1.1 Freehand 8.0的新特征
1.1.1 什么是Freehand
1.1.2 和CorelDraw,Photoshop的比較
1.1.3 Freehand 8.0的新特征
1.2 Freehand 8.0的安裝
1.3 Freehand 8.0的界面簡介
1.3.1 啟動Freehand 8.0
1.3.2 Freehand 8.0界面
1.3.3 工具箱簡介
1.3.4 菜單條的設置
1.3.5 屬性面板簡介
1.3.6 顏色、層、樣式面板簡介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簡單線圖
2.1 路徑及節(jié)點的概念
2.1.1 節(jié)點的概念
2.1.2 路徑的概念和分類
2.1.3 圖形與圖象的區(qū)別
2.2 簡單直線和曲線的畫法
2.2.1 繪制直線
2.2.2 曲線的畫法
2.2.3 Bezigon工具的使用
2.3 節(jié)點和簡單路徑的調整
2.3.1 使用鋼筆工具建立拐點
2.3.2 增加、刪除節(jié)點
2.3.3 添加和撤消貝塞爾控制柄
2.3.4 刪除線段
2.4 繪圖工具的使用
2.4.1 畫帶圓角的矩形
2.4.2 畫橢圓及圓弧
2.4.3 繪制多邊形和星形
2.4.4 畫傾斜的矩形
2.4.5 繪制螺旋線
2.4.6 手繪工具的使用
2.5 圖形修飾工具的使用
2.5.1 自由變形工具的使用
2.5.2 畫刀工具的使用
2.5.3 “Transform”對話框
2.5.4 鏡象工具和立體旋轉工具
第三章 文本的使用和排版
3.1 Freehand中輸入和編輯文字的方法
3.1.1 輸入文字
3.1.2 編輯文字
3.1.3 設置編輯器的啟動方式
3.1.4 查找、替換文字
3.1.5 拼寫檢查
3.2 文字屬性的更改
3.2.1 改變文字的字體和字號
3.2.2 改變文字的風格
3.2.3 文字的特殊效果
3.2.4 文字相對基線的漂移(Baseline shift)
3.2.5 文字寬度、高度和間距的調整
3.3 文字和路徑
3.3.1 自由外形文本對象
3.3.2 文字沿路徑排列
3.3.3 將文字轉化為路徑
3.4 文本編輯排版
3.4.1 文本塊的連接
3.4.2 自由形狀文本塊調整
3.4.3 文本的分欄操作
3.4.4 文字的對齊方式和制表位
3.5 圖文混排
第四章 顏色、層和樣式
4.1 Freehand中顏色的種類
4.1.1 顯示器的顏色顯示能力
4.1.2 校準顯示器
4.1.3 Freehand的顏色模型
4.2 編輯和使用顏色
4.2.1 創(chuàng)建顏色和基本填充
4.2.2 使用顏色面板
4.3 層的概念及應用
4.3.1 層的概念和層面板簡介
4.3.2 層與Flash動畫
4.4 樣式的使用
4.4.1 新建樣式
4.4.2 編輯樣式
4.4.3 設置樣式的繼承關系
4.4.4 文本樣式
4.5 填充方式的制作
4.5.1 透鏡效果(Lens)
4.5.2 連續(xù)填充(Tiled)
4.5.3 圖案填充(Pattern)
4.5.4 自定義填充、紋理填充和PostScript填充
第五章 Xtras功能簡介
5.1 繪制圖表
5.1.1 輸入數據
5.1.2 選擇圖表設置
5.1.3 編輯圖表
5.1.4 制作“Pictograph”
5.1.5 其他的圖表類型
5.2 使用“Bend”操作
5.3 文字立體效果制作
5.3.1 “Emboss”操作作浮凸效果
5.3.2 “Smudge”操作
5.3.3 “Shadow”操作
第六章 春天的花朵
6.1 開始新的文檔
6.1.1 新建文檔
6.1.2 設置參考圖形
6.1.3 設置“捕捉”
6.2 繪制雛菊圖像
6.2.1 花瓣
6.2.2 花瓣的高光部分
6.2.3 花瓣根部的陰影
6.2.4 制作花蕊
6.2.5 花莖和葉
6.3 制作喇叭花
6.3.1 喇叭花的花瓣
6.3.2 花蕊部分
6.4 新的花朵和葉子
6.4.1 喇叭花葉片
6.4.2 繪制第二朵花
第七章 海灘仲夏
7.1 頁面和參考線設置
7.1.1 創(chuàng)建新頁面
7.1.2 添加參考線
7.2 漸變填充的使用
7.2.1 簡單漸變填充
7.2.2 使用多色填充
7.2.3 關于漸變填充的更多內容
7.3 使用“Blend”工具繪制白云
7.3.1 繪制白云
7.3.2 “Blend”路徑的屬性
7.3.3 調整路徑的疊放次序
7.4 制作巖石
7.4.1 使用“Paste inside”命令制作巖石
7.4.2 使用漸變填充制作巖石
7.5 添加一條彩虹
7.5.1 使用“Envelope”插件
7.5.2 繪制同心圓弧
7.5.3 使用“Punch”工具
7.6 完成畫面
7.7 重新制作海水
7.7.1 認識xRes軟件
7.7.2 制作位圖
第八章 秋
8.1 新建文檔和繪制背景
8.1.1 創(chuàng)建新文檔
8.1.2 重新設置模板
8.1.3 制作背景
8.2 制作樹木形象
8.2.1 樹木的主干
8.2.2 樹木的枝條
8.3 使用圖形軟管
8.3.1 圖形軟管的使用方法
8.3.2 軟管的各項參數
8.3.3 自建圖形軟管
8.3.4 畫面上添加樹葉的圖形
8.4 畫小松鼠
8.4.1 草甸圖形
8.4.2 松鼠外形
8.4.3 耳朵
8.4.4 眼睛
8.4.5 松鼠的前后肢
8.4.6 松鼠胸腹部
8.4.7 背部和尾部的毛
8.5 “Align”工具使用
8.5.1 導入飛鳥圖形
8.5.2 排列同形
8.5.3 “Align”工具介紹
第九章 冬天的雪
9.1 繪制遠景的物體
9.1.1 新建文檔
9.1.2 繪制藍色的天空
9.1.3 雪山的外形
9.1.4 樹叢的示意圖
9.1.5 使用濾鏡
9.2 制作雪中的小房子
9.2.1 繪制房子的大概輪廓
9.2.2 房屋的門窗
9.2.3 屋頂的積雪
9.2.4 完成房屋的投影
9.2.5 完成畫面的剩余部分
9.3 制作雪花
9.3.1 繪制雪花的基本單元
9.3.2 使用“Mirror”工具制作雪花
9.3.3 使用“Fractalize”操作制作雪花圖形
9.3.4 制作雪花的圖形軟管
9.4 多頁面的文檔調整
9.4.1 合并文檔
9.4.2 頁面的位置調整
第十章 制作Web頁面
10.1 Web頁面設計基礎
10.1.1 網絡簡介
10.1.2 HTML語言簡介
10.1.3 網絡使用的圖片格式
10.2 繪制網頁
10.2.1 Web頁面設計規(guī)則
10.2.2 制作頁面背景
10.2.3 制作標題
10.2.4 導入位圖
10.2.5 完成整個頁面
10.3 讓畫面在網絡上顯示出來
10.3.1 畫面的“最小化”
10.3.2 導出文件
10.3.3 制作HTML文件
10.4 使用鏈接
10.4.1 創(chuàng)建鏈接
10.4.2 保存矢量圖
10.4.3 矢量圖上網
10.5 其他的主頁制作工具
第十一章 GIF動畫
11.1 使用位圖的外部編輯器
11.1.1 矢量圖的光柵處理
11.1.2 建立鏈接
11.1.3 選擇外部編輯器
11.1.4 使用外部編輯器
11.1.5 有關“Links”操作的補充說明
11.2 輸入中文
11.2.1 在CorelDRAW中輸入漢字
11.2.2 引用漢字
11.3 繪制畫面
11.3.1 GIF動畫簡介
11.3.2 移動物體
11.3.3 文字顏色的變化
11.3.4 文字從畫面上消失
11.4 合成動畫
11.4.1 GIF Animator界面簡介
11.4.2 添加位圖
11.4.3 動畫輸出
11.4.4 動畫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