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空白的年代(代序)
第一輯世紀末小說物語
陰影下的自我超越
一次奇特的失敗
不徹底的掙脫
城鄉(xiāng)批判的理性轉向
這種感覺真讓我糊涂
一份真實的背景文本
馬橋對韓少功的意義
游牧世界的日常生活
牛糞對鮮花說
我就站在這兒
——紀念王小波逝世一周年
許三觀和民間故事
因為真實而特別虛構
畫著路線囹的迷宮
追索“人民記憶”
小說、學問都靠做
要說的其實是上海
往歷史的啤酒杯里尿尿
想象是一種奢侈的行為
格拉斯的世紀回眸
這一雙密密的鞋底
第一百年的孤獨
——2000年度中國小說述評
詮釋生命的四重奏
清代人眼里的同性戀
第二輯學術萊鳥手記
規(guī)范邊緣的孤獨
再回頭已百年身
與歷史同在
思想者的毀滅
被淹沒的聲音
一本個人化的歷史
自由主義經受著考驗
通往薩特的道路
木箱上的布道者
傳統(tǒng)下的胡適之
是什么讓夜鶯沉默
胸中自有丘壑
“以小見大”為中心
被調整的目光
穿越90年代“文化泥沼”
狐貍的蹤跡
善惡的探尋
第三輯思想寫真集
因為我們同受煎熬
需要的不僅僅是記憶
在“沉默的大多數”中
貼地運行的人文精神
痛定思痛 痛何如哉
李敖:明日黃花別樣紅
魯迅是一面鏡子
我該用什么樣的心來對你
為什么要聽古典
大學的自由
沉思默憶西潮中
聯大教授的生活
大學的作用
蔡元培在五四
重遇“先生蔡”
第四輯時尚點擊
你不一定要看董橋
余兮余兮奈若何
——重讀《山居筆記》
誰從“馬橋事件”中得益?
媚俗的樣板
青春的權利
被記憶改寫
看那看風景的人
隨筆無所謂先鋒
記憶王小波
來一次古典的漫游
建在心中的居所
躺在床上讀的哲學
作者來自美國讀者來自中國
書評的歷程
中與外:不同的眼睛
“亞洲視角”下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