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文化這一古老的社會歷史文化現象幾乎串了整個人類文化的發(fā)展史,滲透于各個時代世界各地民族的生活、生產活動之中。群眾文化學是當代興起的一門整體性研究群眾文化客觀規(guī)律的年輕學科。群眾文化、群眾文化學,作為其本質屬性思維形式的概念,是隨著社會歷史和人類認識的發(fā)展而變化著的,不是永恒不變的。因而圍繞著群眾文化與群眾文化學概念演變的軌跡,人們可以窺察到在這兩個方面研究的生產、發(fā)展和歷史上拾級而進的種種人類思維的成果。群眾文化專業(yè)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中文系新設立的一個專業(yè)。為了解決這個專業(yè)基礎課的教材問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中文系和文化部群眾文化司組織我們編寫了這本《群眾文化學》。1992年年初,在臨安縣青山水庫旁的一個小鎮(zhèn)文化站里,我們研究了這本教材的體系和內容,并草擬了教學大綱;從四月開始,我們根據審定的本教材的教學大綱,開始了編寫和修改工作;金秋十月,又按照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中文系群眾文化專業(yè)《群眾文化學》教材研討審定會的意見再一次作了修改,才完成本書的編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