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金融工程方面的圖書早已有之,但遺憾的是它們或以專著的形式出現,結構上不適于作為教材;或由外版過于直接地“嫁接”過來,介紹國外的內容多,研究和分析國內的實際情況少,缺乏實用性;而艱深難懂,不能深入淺出的更是司空見慣。相形之下,東財版的《金融工程學》就顯示了它獨具的優(yōu)勢:首先,該書具有十分明確的目標定位。作者主要是針對財經類本科和MBA的教學需要來安排結構與內容,側重講解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技巧,因此,避免了高深的數學方法,不僅學生能夠讀懂,就是一般的實際工作者也不難理解。其次,該書具有獨特的結構安排。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講述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其方法,從理論上,強調了“無套利分析法”;從實踐上,采用了“積木分析法”,全書的基本內容都貫穿著對這兩種方法的具體運用的闡釋。第二部分分析各種金融工具及其配置。在這一部分,不僅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的應用,而且強調了現貨金融工具的應用。第三部分闡述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和手段來解決各種財務問題如風險管理、資產重組、避稅策略等等的方法。還有,該書展示了嶄新的內容和資料,及時地反映了國際金融市場上最新的發(fā)展動態(tài),研究和分析了國內金融領域的現狀,對金融工程在我國的運用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分析。同時,該書將理論的闡述與具體的案例分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每一章中運用的案例都力求做到本土化,從而為培養(yǎng)讀者的實際運作能力做了有益的工作。該書的特點與作者的努力和學術功底密不可分。葉永剛教授作為武漢大學金融工程方向的博士生導師,曾到美國做過金融工程的研修,并長期致力于該學科的本土化應用。他帶領課題組所做的“關于構建中國股指期貨市場的研究報告和設計方案”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同時還主持撰寫出版了我國第一套《金融工程叢書》。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在我國高校開設金融工程本科專業(yè)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在本書寫作安排中就足見他對金融工程本科專業(yè)一定會開設的樂觀預期,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這本教材的及時問世。相信這本書會使金融工程專業(yè)的廣大師生收益,也會使金融工程的現實從業(yè)者和未來從業(yè)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