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垣,字辟疆,又字笠云;號方湖,又號展庵。1887年11月3日出生于江西省彭澤縣。1903年考入河南客籍高等學堂,畢業(yè)后,于1909年被保送北京京師大學堂,1912年畢業(yè)(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所以,汪辟疆畢業(yè)時已是北大學生)。其后,曾短期任教于南昌省立二中,后于1922年任江西心遠大學教授,兼文科主任,1925年,任教于北京女子大學。1928年改任第四中山大學之聘。其后,第四中山大學幾經易名,先后有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之稱,直到1949年以后的南京大學,汪辟疆一直在這里任教,前后達38年。1966年3月12日病逝,享年79歲。汪辟疆5歲即入塾,一生治學不輟,文史兼通,是舉世公認的國學大師。其治詩學通古達今,特別對近代詩學興趣濃厚,自青年至老年,一直用力甚深,成果尤為學界所稱道。所謂“近代”,汪辟疆沿史家通例,斷自道成以后。他認為,道成之后,不僅社會政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詩學也同樣如此。據此他指出:“有清一代詩學,至道咸始極其變,至同光乃極其盛”。不過,事實上不少詩人的創(chuàng)作活動多延至宣統(tǒng)甚至民國,所以,這個時間概念,也只是一個象征性的提法。汪辟疆關于近代詩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代詩派與地域》、《光宣詩壇點將錄》、《近代詩人小傳稿》和《光宣以來詩壇旁記》等文中?!督妷c地域》原是1934年為金陵大學中文系所作的學術演講稿,發(fā)表于中央大學《文藝叢刊》第2卷第2期,1943年重新刊布于《中國學報》第1卷第1期,后又略加修訂,發(fā)表在《南京大學學報》1962年第1期。前后跨越30年,而改動不多,可見是他一以貫之的觀點?!豆庑妷c將錄》寫成于1919年,1925年連載于《甲寅》第1卷第5號至第9號,1934年至1935年連載于《青鶴》第3卷第2期至第7期。1940年代中葉修改而成的定本“文革”中被毀,現(xiàn)在通行本為程千帆師所整理。《近代詩人小傳稿》和《光宣以來詩壇旁記》是為其擬議中的近代詩選所做的前期準備工作,開始于抗日戰(zhàn)爭以前,其后續(xù)有增訂,但由于各種原因,詩選沒有最后完成,不過這兩篇文章材料豐富見解精深,仍有著獨特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