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中國史》是劍橋多種歷史叢書中的一種,各卷由研究中國歷史相應時期的學者編輯,卷內各章由各課題的專家撰寫,包括世界各國的中國史研究工作者;在一定程序上代表了西方中國史研究的水平和動向,在國際學術界有一定影響。本卷的翻譯仍本著忠實于原著的態(tài)度,作者的觀點、對材料的選擇和使用等請讀者自行鑒別。.本書是《劍橋中國史》最后兩卷中的第一卷的前一卷(即第14卷),描述了1949—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努力解決中國當代問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挫折。其第一編主要記錄了新政權以蘇聯發(fā)展模式運用于中國的嘗試,第二編概括了其后期間中國領導人為更快更好地解決中國問題而尋求本國發(fā)展模式的努力。本卷的第一編都分析了政治、經濟、教育、黨與知識分子、外交五個方面的關鍵問題及發(fā)展狀況。本卷撰寫人皆為研究這一時期的國外專家,他們向讀者展示了所有這些方面的相互關系,并揭示出這些相關因素如何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提供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