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中國文化中國話語:當代審美文化史論

中國話語:當代審美文化史論

中國話語:當代審美文化史論

定 價:¥17.80

作 者: 黃力之著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美學

ISBN: 9787801094667 出版時間: 2001-09-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3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黃力之,1950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湘鄉(xiāng)市。1987年湖南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生畢業(yè),獲碩士學位。現(xiàn)任上海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理事、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理事、上海市哲學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專著《信仰與超越:盧卡契文藝美學思想論稿》獲全國優(yōu)秀外國文學圖書獎三等獎。本書以審美新潮與傳統(tǒng)審美文化的沖突為重點,分80年代和90年代兩個歷史時期,通過剖析重大審美文化事件和風云人物,描述并闡釋了20世紀后期的意識形態(tài)史。全書對下以問題有精彩論述: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理論淵源及當代問題;改革開放前的意識形態(tài)分析之弊端;新時期思想文化界對意識形態(tài)論的反思乃至批判;改革開放過程中政治——經濟——文化連鎖反應當代中國不同性質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意識形態(tài)戰(zhàn)略的現(xiàn)代化內涵。

作者簡介

  黃力之,1950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湘鄉(xiāng)市。1987年湖南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生畢業(yè),獲碩士學位?,F(xiàn)任上海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理事、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理事、上海市哲學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專著《信仰與超越:盧卡契文藝美學思想論稿》獲全國優(yōu)秀外國文學圖書獎三等獎。

圖書目錄

    引言
   緒論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中國的文化國情:意識形態(tài)批判
   第二節(jié) 意識形態(tài)論的溯源及面臨的當代問題
   第三節(jié) 當代審美文化意識形態(tài)史的社會基礎
   第一章 80年代(一):新潮沖擊波
   第一節(jié) 大變革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走向
   第二節(jié) 先鋒試驗:現(xiàn)代化與西化的糾纏
   1.先鋒派的西方本土意義
   2.擬先鋒派運動的興起和消解
   3.先鋒試驗對現(xiàn)代化的介入
   第三節(jié) 人的當代復興
   1.從人道主義、異化到主體性
   2.“人的復興”背后的意義
   第二章 80年代(二):改變歷史
   第一節(jié) “重寫文學史”: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1.五四運動的意義裂變與現(xiàn)代作家的重新定位
   2.“文藝的本性是審美”——“重寫文學史”的美學理由
   3.理論的困境與現(xiàn)實的欲望
   第二節(jié) 文化“尋根”:返回史前
   1.現(xiàn)照文化之根
   2.躲避現(xiàn)代化
   第三節(jié) 大眾文化的狂歡節(jié)
   1.文化版圖的改變
   2.市民社會的非自覺文化表達
   第三章 90年代:意識到了的意識形態(tài)(上)
   第一節(jié) 反思時期(1989—1991)
   1.國內氣候與國際劇變
   2.反思期的審美文化
   3.中國:躍上新臺階
   第二節(jié) 王朔與《廢都》:市民社會的文化飛躍
   1.市民社會的理論與現(xiàn)實
   2.王朔:活著就得對得住自己
   3.《廢都》:啟蒙神話的破滅
   第三節(jié) 誰來拯救人文精神
   1.前奏: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
   2.“人文精神”大討論的基本陣勢
   3“人文精神失落”的實質
   第四章 90年代:意識到了的意識形態(tài)(下)
   第一節(jié) 從“躲避崇高”到“幸運騎士的代言人”
   第二節(jié) “國學熱”的意識形態(tài)困境
   第三節(jié) “現(xiàn)實主義復歸”:下層民眾的美學要求
   1.為什么重提現(xiàn)實主義?
   2.“現(xiàn)實主義復歸”的靈魂:人民性
   3.“人文精神”為何拒絕“現(xiàn)實主義復歸”?
   第五章 重建主流文化
   第一節(jié) 80年代:主流文化保衛(wèi)戰(zhàn)
   1.幾場保衛(wèi)戰(zhàn)的備忘錄
   2.主流文化保衛(wèi)戰(zhàn)的特征與文化意義
   第二節(jié) 90年代:現(xiàn)代文化格局的形成
   1.由被動走向主動的“重在建設”方針
   2.從“雙百”方針到主旋律與多樣化相統(tǒng)一
   3.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機構成
   附錄關于世紀末中國審美文化的理論思考
   一、世紀末審美文化的危機
   二、審美文化中的主體分化
   三、市場經濟機制對審美文化的影響
   1.精神產品商品化
   2.市場經濟機制為亞文化和反文化準備了社會力量
   四、擺脫危機的操作難度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