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電視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電視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短短幾年,家里電視機上的頻道從幾個一下子變成了幾十個,各式各樣的電視欄目更是異彩紛呈。然而,在這數十個頻道、成百上千個欄目中,真正稱得上有特色、有品位的欄目卻并不在多數,而北京電視臺一套節(jié)目播出的《國際雙行線》則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欄目。這個欄目以它獨特的文化品位、跨文化交流的新穎形式,以及清新自然的談話風格而吸引了廣大電視觀眾的關注,在很多國內的電視節(jié)目都在熱衷于相互抄襲、相互追隨的熱潮中,《國際雙行線》以它新穎獨特的創(chuàng)意定位,在北京電視臺眾多的欄目中獨樹一幟,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應該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伴隨著邁入新世紀的腳步,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擴大、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加入WTO、特別是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無不標志著首都北京正迅速邁向國際化大都市的進程。為貫徹落實“走出去工程”,新聞媒體無疑要進一步加強對外宣傳的力度,而《國際雙行線》這樣的電視欄目正是一個很好的陣地。過去很多對外宣傳節(jié)目更多的是自說自話式的單向傳播,難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秶H雙行線》不僅讓中國的電視人走出國門親身去觀察、去紀錄國外的生活,實現了“走出去”;更把“老外”們請進了演播室,與中國的普通百姓面對面地交流,更實現了“請進來”。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維模式、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共同關心的話題來交流、碰撞和溝通,不僅使中國觀眾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外國朋友對中國的真實感受,更突出了“以我為主”的對外宣傳方針,讓外國友人們親身感受到改革開放下中國的變化,體驗到中國民眾素質的迅速提高。應該說,這是一種真實的。實質意義上的中外交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欄目還將原先僅用于國際會議上的同聲傳譯搬到了電視談話欄目上,可以說在技術手段上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秶H雙行線》欄目自開辦一年多以來,共制作了七十余期節(jié)目,邀請了不少中外知名人士,更多的則是普通的中外老百姓作為嘉賓,以及近萬名觀眾走進了這個小小的國際交流的舞臺。每一期都是就共同關心的文化、經濟、科技、教育等社會現象和社會話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上至重大的國際交流活動,下至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無不包含其中。正是這種真實的、親切的交流博得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厚愛。很多觀眾反映這是一檔形式和內容都令人耳目一新的欄目。同時,它也受到了來自領導和廣播電視業(yè)專家的好評。一些權威專家認為:《國際雙行線》稱得上是目前電視屏幕上少有的沒有借鑒他人形式的一個原創(chuàng)性欄目,這種原創(chuàng)性欄目的增加標志著中國電視人素質的提高。當然,《國際雙行線》和北京電視臺許多優(yōu)秀的欄目一樣,還只是新生事物,仍然存在許許多多的不足和稚嫩之處,達到真正的名牌欄目、精品欄目的標準還有一定距離。出書結集、積淀財富、找出差距,是件好事。希望欄目組的創(chuàng)作人員能夠加強學習、提高修養(yǎng),不斷制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節(jié)目,以適應電視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未來競爭的需要,為繁榮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yè)發(fā)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