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務員制度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這三個部分即是制度結構、行政行為和精神狀態(tài),權力的合理配置是其核心。這三個層面的研究也就是對日本公務員制度靜態(tài)情況下是什么,動態(tài)的行政過程中應該是什么,以及為什么的回答。本文在制度結構描述的基礎上,重點研究日本公務員制度的行為與動因。公務員制度如何運行,關鍵取決于它所處的政治環(huán)境和面對的組織機制。公務員的精神狀態(tài)來源于組織的使命感,取決于公務員組織的組織文化。組織的使命感促進成員的行為,對一線職員的自由裁量權產生一定影響。個人行為和組織行為主要取決于公務員組織在行政過程中的定位,這種定位決定了它所承擔任務的性質和要求。《當代國外公務員制度研究叢書:日本公務員制度研究》的核心命題是:基于日本資源的稀缺,產生了日本中央省廳管轄范圍的寬泛,政府規(guī)制(Regulation)過度,形成了強中央集中權的政府管理模式。這一模式決定了日本公務員制度在政治過程中的定位。公務員組織的定位影響著公務員的個人行為和組織行為。日本公務員制度的高效運轉,源于政治過程中政治家與公務員組織之間權力之爭的矛盾過程。這一矛盾過程使公務員制度的運行機制不斷得到完善,隊伍結構不斷得到改善,團隊精神不斷加強。基于政治家與公務員組織任務性質的不同以及各自組織特征的差異性,產生了官僚主導型的政治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