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先生歷四載春秋,行10萬公里路,走適全國主要產茶區(qū),集一路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擷英采華,去蕪取精,凝成了這部全面反映世紀之交中國茶業(yè)現狀、茶事榮枯的紀實長篇——《神州問茶》。真可渭“萬里奔波不辭遠,癡心只為問茶來”。他七進安溪,踏著《安溪人待客茶當酒》的熟悉旋律,一次次來到這個“茶樹品種的資源寶庫”,探詢?yōu)觚埐璧臍v史淵源和發(fā)展脈絡,為這個有著一千多年產茶史的古老茶鄉(xiāng)寫下了精彩的一筆。他兩下云南。為了一睹樹齡高達二千七百余年的野生茶樹王的“真容”,他不惜花費三天時間,一時在毒蛇野獸出沒的原始森林中疾行;一時在陡峭的高山上攀緣;一時又隨掛在懸崖上的汽車顛簸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一部《神州問茶》,就是一部世紀之交中國茶經濟與茶文化現狀的實錄。從中我們既看到了華夏大地古老的茶文化和新興的茶經濟日益繁榮的喜人局面,又看到了世界經濟一體化及市場經濟大潮對我國茶葉生產的深刻影響及無情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