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 Exchange 2000 Server介紹
1. 1. l 客戶/服務器通信系統(tǒng)
l. l. 2 Exchange 2000 Server支持的協(xié)議
l. 2 Exchange Server的早期版本
l. 2. 1 Exchange 4.0的特性
1. 2. 2 Exchange 5.0. 5. 5的改進
l. 3 Exchange 2000 Server特性慨述
1. 3. l 針對消息和協(xié)作改進的平臺
1. 3. 2 存儲系統(tǒng)協(xié)作與應用
1. 3. 3 隨時隨地通信
1. 4 與其他Microsoft產品的集成
1. 4. l 與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集成
l. 4. 2 與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集成
1. 4. 3 與 Microsoft Office 2000集成
l. 4. 4 與 Microsoft Outlook集成
1. 4. 5 與其他產品的集成
1. 5 Microsoft Exchange 2000 Server的商業(yè)價值
l. 5. l 降低硬件和軟件成本, 減少遷移和升級費用
1. 5. 2 降低系統(tǒng)管理. 維護和培訓成本
1. 5. 3 流線型的商業(yè)流程
1. 5. 4 在新的機遇中提高團隊工作效率
1. 5. 5 提高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1. 5. 6 減少花費, 使會議更有成效
1. 5. 7 增強顧客. 廠商和供應商的通信
1. 5. 8 提高基于Web的解決方案的效用和競爭力
第2章 Exchange 2000 Server安裝與配置
2. l 系統(tǒng)要求
2. 2 安裝準備
2. 2. l 安裝Windows 2000 Server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 2. 2 將計算機加入到域中
2. 2. 3 安裝Windows 2000 Service Pack版本
2. 3 安裝Exchange 2000 Server
2. 4 配置Exchange 2000 Server
2. 4. 1 基本配置
2. 4. 2 客戶端連接
2. 5 Exchange 200 Server的共存與升級
第3章 活動目錄
3. 1 活動目錄
3. 1. 1 邏輯結構
3. 1. 2 物理結構
3. 2 Exchange 2000 Server與活動目錄
3. 2. 1 域森林和全局目錄
3. 2. 2 對象定義大綱
3. 2. 3 目錄對象名
3. 2. 4 目錄復制
3. 2. 5 共存
第4章 Exchange 2000 Server的管理
4. 1 Exchange 2000 Server的管理
4. 1. 1 MMC(微軟管理控制臺)
4. 1. 2 管理Exchange的兩個主要插件
4. 1. 3 策略
4. 1. 4 權限
4. 2 收件人管理
4. 2. l 管理收件人對象
4. 2. 2 地址列表
4. 3 服務器管理
4. 3. 1 管理組和路由組
4. 3. 2 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
4. 3. 3 系統(tǒng)維護
第5章 Web存儲系統(tǒng)
5. 1 Web存儲系統(tǒng)
5. 1. 1 Web存儲系統(tǒng)的引入
5. 1. 2 Web存儲系統(tǒng)介紹
5. l. 3 Web存儲系統(tǒng)的特性
5. l. 4 數(shù)據訪問
5. l. 5 Web應用程序編程支持
5. 1. 6 Web存儲系統(tǒng)事件
5. l. 7 Web存儲系統(tǒng)的安全性
5. l. 8 Web存儲系統(tǒng)的優(yōu)點
5. 2 規(guī)劃 Exchange 2000 Server系統(tǒng)考慮因素
5. 2. l 多數(shù)據庫和存儲器組
5. 2. 2 前后端服務器
5. 2. 3 分布式配置
5. 2. 4 公用文件夾層次
5. 2. 5 可安裝文件系統(tǒng)
5. 2. 6 群機系統(tǒng)
5. 2. 7 本地MIME存儲器的支持
5. 2. 8 MIME. MAPI和數(shù)據轉換
5. 2. 9 全文索引
第6章 路由選擇和連接器
6. 1 路由概述
6. 1. l 傳輸方式多樣化
6. 1. 2 結構
6. 1. 3 Exchange 2000 Server的消息傳輸
6. 2 本機郵件傳輸
6. 2. l 概念
6. 2. 2 IIS服務
6. 2. 3 SMTP
6. 2. 4 SMTP的安裝和配置
6. 3 單一路由組中的郵件傳輸
6. 3. l 同一服務器上的傳輸
6. 3. 2 相同路由組中的傳輸
6. 4 機構外的郵件傳輸
6. 4. 1 傳輸過程
6. 4. 2 SMTP連接器
6. 4. 3 X. 400連接器
6. 5 多路由組
6. 5. l 多路由組概念
6. 5. 2 多個路由組間的郵件傳輸
6. 5. 3 路由器間的連接器
6. 6 鏈路狀態(tài)信息
6. 6. 1 消息路由的概念
6. 6. 2 路由狀態(tài)消息的發(fā)送
6. 6. 3 用途
6. 6. 4 使用方法
6. 7 混合模式下的路由和連接
6. 7. l 與早期版本共存
6. 7. 2 連接
第7章 實時通信
7. l 即時郵件傳輸
7. 1. l 服務體系結構
7. 1. 2 IM服務器
7. 1. 3 IM域
7. 1. 4 Internet能力
7. 1. 5 IM拓撲結構
7. 1. 6 即時郵件傳輸?shù)墓ぷ鞣绞?nbsp;
7. l. 7 DNS資源記錄
7. l. 8 設置并使用IM服務
7. 2 聊天服務系統(tǒng)
7. 2. l 聊天服務拓撲結構和資源計劃
7. 2. 2 管理聊天社區(qū)
7. 2. 3 管理頻道(聊天室)
7. 3 會議服務器
7. 3. l 會議服務器體系結構
7. 3. 2 主要組件
7. 3. 3 其他組件和服務
7. 3. 4 會議服務器特性
7. 3. 5 會議服務器的優(yōu)點
7. 3. 6 會議服務器的管理
第8章 Exchange 2000 Server與 BackOffice
8. 1 BackOffice概述
8. 2 BackOffice 2000組件
8. 3 BackOffice 2000新特性及優(yōu)點
8. 3. 1 BackOffice 2000新特性
8. 3. 2 BackOffice 2000的優(yōu)點
8. 4 BackOffice的應用
8. 5 多服務器結構
8. 6 Exchange2000Server與BackOffice及其他產品的結合點
第9章 協(xié)同操作數(shù)據對象(CDO)
9. 1 CDO概述
9. 2 CDO的新版本與歷史版本
9. 2. 1 CDO for Windows 2000
9. 2. 2 CDO for Exchange 2000
9. 2. 3 CDO的歷史版本
9. 3 CDO的應用
9. 3. l 對象模型
9. 3. 2 CDO for Exchange 2000的應用
第10章 與Internet集成
10. 1 Internet協(xié)議
10. 1. l 網絡模型概述
10. 1. 2 TCP/IP模型概述
10. 1. 3 TCP/IP協(xié)議
10. 1. 4 Exchange支持的協(xié)議
10. 2 安全問題
10. 2. l 攻擊類型
10. 2. 2 防火墻
10. 2. 3 橋頭堡服務器
10. 3 Outlook Web Access
10. 3. l 支持的瀏覽器
10. 3. 2 特點和限制
10. 3. 3 Outlook Web Access客戶端程序
10. 3. 4 登錄過程
10. 3. 5 拓撲計劃
10. 3. 6 Internet上的 Exchange服務和客戶端
第11章 系統(tǒng)安全性
11. l 安全概述
11. 1. 1 安全背景
11. 1. 2 安全服務
11. 1. 3 特定的安全機制
11. 1. 4 普遍性安全機制
11. 1. 5 郵件安全性
11. 2 Windows 2000安全服務
11. 2. 1 Windows 2000安全性
11. 2. 2 安全配置工具集
11. 2. 3 Windows 2000的安全IP
11. 2. 4 Windows 2000文件系統(tǒng)
11. 2. 5 Windows 2000公共密鑰基礎架構
11. 2. 6 智能卡
11. 2. 7 Windows 2000 Kerberos驗證
11. 2. 8 使用 Windows 200分布式安全服務
11. 2. 9 保證 Windows 2000的網絡資源的安全
11. 2. 10 為Exchange發(fā)揮 Windows 2000安全特性的作用
11. 2. 11 相關概念
11. 3 網絡安全
11. 3. 1 認證
11. 3. 2 協(xié)議登錄
11. 3. 3 防火墻
11. 3. 4 病毒
11. 3. 5 SMTP虛擬服務器控制
11. 4 郵件安全
11. 4. l 加密RPC
11. 4. 2 證書服務
11. 4. 3 密鑰管理服務
附錄1:術語表
附錄2:Exchange 2000 Server常用信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