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化學工業(yè)材料科學導論

材料科學導論

材料科學導論

定 價:¥60.00

作 者: 馮端等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標 簽: 材料科學

ISBN: 9787502536695 出版時間: 2002-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shù): 74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為材料科學的入門教科書。強調(diào)了不同類型材料問題的共同基礎。對全局“綜覽”之后分四篇來論述。第一篇為“材料的結構”。首先揭示了理解材料結構的主要線索,然后分別討論了晶態(tài)(包括了準晶)和晶態(tài)以外(包括玻璃與軟物質(zhì))的結構。接著四章討論了材料的實際結構,其中包括了點缺陷,位錯與錯,表面與界面,以及多層次與非均質(zhì)結構。第二篇為“材料的物性”。在介紹了理解特性的必要理論基礎之后,逐章論述了輸送性質(zhì),磁性,超導電性,光學性質(zhì)與力學性質(zhì)。第三篇為“材料制備的科學基礎”。在簡單介紹材料制備技術之后,分章論述了相圖,與固相反應及相應的基本原理。進而論述了材料制備的前沿問題,諸如外延生長,生長界面的穩(wěn)定性(枝晶與分形生長)和軟物質(zhì)的自組織。最后殿以“展望”一篇,分別對材料表征,材料設計,計算相圖和新材料探索等方面的前沿進行了綜述和展望。全書視野開闊,論述融貫,內(nèi)容新穎,內(nèi)容新穎,可以作為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物理系,化學系高年級學生用或研究生用的面向21世紀的材料科學的教材,也可以供從事材料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馮端,1923年4月生,原籍紹興,生于蘇州。1946年7月畢業(yè)于中央大學理學院物理系,獲學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49年該校更名為南京大學后,歷任物理系副教授、教授及固體物理研究所所長,系博士生導師。其間,1984~1988年任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院長,1985年起任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先后當選為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科協(xié)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并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物理學進展》主編、《固體物理學大辭典》主編、《凝聚態(tài)物理學叢書》副主編等職。1980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物理學部委員(今改院士)。1991年起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馮端從50年代開始進行金屬物理學的研究,1959年對鉬、鎢、鈮等難溶金屬中的位錯結構進行系統(tǒng)研究,在《物理學報》、《中國科學》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0余篇,發(fā)展了利用侵蝕法觀測位錯的技術,澄清了體心立方結構的金屬中的位錯結構,同時主持撰寫了我國該方面第一本專著《金屬物理》。70年代中期,他開始研究激光與非線性光學晶體,在發(fā)展應力雙折射貌相,X射線衍射貌相、電子顯微鏡觀測技術和成像理論的基礎上,系統(tǒng)研究了晶體中的位錯等多種缺陷的類型、分布及其起源,提出在晶體生長中避免和控制缺陷的方案,提高了晶體質(zhì)量和器件性能。在相變物理方面,也有許多重要發(fā)現(xiàn)。這些發(fā)現(xiàn)為解釋相變結構變化特征和缺陷在相變中的行為提供了直觀信息,對發(fā)展鐵電相變的微觀理論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成果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馮端還指導將研究方向朝控制微結構來獲得性能優(yōu)異的新型材料發(fā)展,通過人為地引進周期性分布的疇界,制成多種聚多疇晶體,在國際上首次獲得接近理論值的倍頻增強效應,確立了亞微米層的光、電、聲功能材料的微結構設計新體系,其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馮端創(chuàng)建了固體微結構物理實驗室,并對實驗室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卓有成效學術領導,在全國重點實驗室評估中,連續(xù)兩次榮登榜首,他本人亦榮獲“金牛獎”。80年代中期,他將《金屬物理》一書全面改寫成《金屬物理學》,取材新穎,自成體系,密切溝通凝聚物理學和教材科學,成為這一領域國際上的第一部專著。他還與人合作主編了《X射線衍射貌相學》。近年來,他總結了凝聚態(tài)物理的過去、現(xiàn)在與展望,并出版專著《凝聚態(tài)物理學新論》。

圖書目錄

第1篇 材料的結構
 第1章 結構問題的不同側面
 第2章 晶態(tài)
 第3章 非晶態(tài)與液晶態(tài)
 第4章 點缺陷
 第5章 位錯與向錯
 第6章 表面與界面
 第7章 多層次與非均質(zhì)材料
第2篇 材料的物性
 第8章 理解物性的基本概念
 第9章 輸運性質(zhì)
 第10章 磁學性質(zhì)
 第11章 鐵電性質(zhì)
 第12章 超導電性質(zhì)
 第13章 光學性質(zhì)第
 第14章 力學性質(zhì)
第3篇 材料制備的科學基礎
 第15章 材料制備的概述
 第16章 相圖原理
 第17章 固體中的擴散、化學反應與燒結
 第18章 相變的基本原理
 第19章 薄膜的外延生長
 第20章 生長界面的穩(wěn)定性——枝晶生長和分形生長
 第21章 軟物質(zhì)的自組織
第4篇 展望
 第22章 材料表征及其進展
 第23章 材料設計及其進展
 第24章 計算相圖及其進展
 第25章 材料前沿的若干問題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