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中國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定 價:¥58.00

作 者: 吳承明,董志凱主編
出版社: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經濟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0551515 出版時間: 2001-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 1029頁 字數: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第1卷)(1949-1952)》是課題組成員歷時5年,六易其稿,群策群力,集體攻關的結晶;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現(xiàn)代經濟史研究室十余年從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檔案資料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自1979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現(xiàn)代經濟史研究組(1990年改建為研究室)乘改革開放之東風,開始在中央檔案館查閱有關革命根據地、解放區(qū)土地改革的歷史資料。他們深切地感到,這里是新中國歷史資料尚未開發(fā)的宏大寶庫,其豐富的館藏蘊含著數代革命家、建設者以及檔案工作人員以血汗代價積累起來的經驗教訓。這些館藏的數量汗牛充棟,浩如煙海;其內容屬第一手記錄,翔實具體。但是因歷史上的多種原因,使這些珍藏長期束之高閣,未能開發(fā)利用,實在是資源的閑置與浪費。1988年,董志凱在研究“一五”時期重大建設項目的過程中,中央檔案館國家處處長張志提議,由經濟所的科研人員與檔案管理人員合作,整理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檔案資料,以此作為新中國經濟歷史檔案開放利用的第一步。

作者簡介

暫缺《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創(chuàng)建時的社會經濟狀況
第一章 資源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疆域地貌與生態(tài)環(huán)境
一、疆域地貌/23
二、氣候與生態(tài)環(huán)境/25
第二節(jié) 自然資源
一、資源豐富,開發(fā)潛力大/31
二、資源分布不均,相對資源量?。?4
三、土地生產力水平差距很大/37
第三節(jié) 人口狀況
一、人口總量、民族與分布/39
二、人口素質/42
第二章 舊中國的經濟遺產
第一節(jié) 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一、農業(yè)/46
二、工業(yè)/52
三、基礎設施/56
四、文教科技/59
五、產業(yè)結構/61
六、連年戰(zhàn)爭對生產力的嚴重破壞/66
第二節(jié) 貿易、金融和市場發(fā)展水平
一、貿易/71
二、金融/74
三、市場/76
四、戰(zhàn)爭毀損與通貨膨脹/79
第三節(jié) 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經濟成分和資本結構
一、經濟發(fā)展不平衡/82
二、經濟成分與資本結構/85
第三章 解放區(qū)的經濟
第一節(jié) 解放區(qū)經濟的形成
第二節(jié) 解放區(qū)的農工商貿各業(yè)
一、農業(yè)/94
二、工業(yè)/97
三、商業(yè)/99
四、對外貿易/104
五、外資企業(yè)/110
第三節(jié) 解放區(qū)的財政和金融
一、財政/112
二、金融/117
三、財經工作的逐步統(tǒng)一/120
第二編 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
第四章 新民主主義經濟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新民主主義經濟思想的產生
一、新民主主義經濟思想產生的背景/127
二、1949年以前新民主主義經濟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129
第二節(jié) 1949年以后新民主主義經濟思想的全面發(fā)展
一、以“統(tǒng)一財經”為標志的加強中央集權的經濟管理思想/146
二、以“調整工商業(yè)”和保護農民兩個“積極性”為特點的協(xié)調思想/150
三、以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為目標的經濟改革思想/152
四、在工業(yè)化基礎上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思想/156
五、新民主主義經濟思想的歷史作用/158
第五章 國家經濟管理機構的設置
第一節(jié) 政府經濟職能形成的歷史條件
一、解放區(qū)經濟管理的特點/160
二、建國前后政府經濟職能的強化/162
第二節(jié) 政府經濟管理機構的設置和作用
一、政府經濟管理機構的設置/164
二、中央與地方經濟管理權限的劃分/168
三、黨對政府經濟工作的領導/170
第三節(jié) 計劃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
一、計劃管理機構的建立/173
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計劃管理/175
第六章 國營經濟的產生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國營經濟的建立
一、沒收“官僚資本”,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所有/187
二、以解放區(qū)公營經濟為基礎組建國營金融業(yè)與商業(yè)/192
三、蘇聯(lián)移交、外國轉讓及其他來源的國營經濟/194
第二節(jié) 國營企業(yè)經營管理體制的形成
一、明確產權,查清資產存量/197
二、國營企業(yè)的民主改革/202
三、企業(yè)財務管理制度及基建財務制度的建立/206
第三節(jié) 國營企業(yè)與政府的關系
一、政府直接管理企業(yè)/209
二、“條”、“塊”結合,以“條”為主,加強中央政府的管理權限/210
三、實行“分級管理”,注意調動地方積極性/212
第七章 農村土地改革的完成
第一節(jié) 土地改革以前新區(qū)農村的土地制度
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導地位/217
二、農民深受剝削和壓迫/218
第二節(jié) 新區(qū)土地改革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醞釀和頒布/220
二、劃分農村階級的新規(guī)定/225
第三節(jié) 清匪反霸和減租退押
一、清匪反霸斗爭/227
二、減租退押斗爭/228
第四節(jié) 新區(qū)土地改革有領導有計劃有秩序地開展
一、新區(qū)土地改革的組織與領導/232
二、土地改革在各新解放區(qū)的開展/233
第五節(jié) 新區(qū)特殊土地問題的解決
一、關于城市郊區(qū)的土地問題/238
二、關于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土地問題/240
三、關于僑鄉(xiāng)的土地問題/242
第六節(jié) 土地改革對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作用
一、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實現(xiàn)了“耕者有其田”/244
二、激發(fā)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246
三、提高了農民的政治覺悟,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247
四、改善了農民生活,活躍了農村經濟/247
第八章 國營經濟領導下多種經濟成分并存體制的確立
第三編 恢復國民經濟的重大舉措
第四編 基礎設施與工農業(yè)生產的恢復和發(fā)展
第五編 內外貿易的恢復和發(fā)展
第六編 財政、金融與投資
第七編 勞動就業(yè),收入分配與居民消費
要事年表
統(tǒng)計表目錄
叢書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