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構思、創(chuàng)造、讓色彩呈現(xiàn)生命,傳達一種體驗,這便這部書的一個概況。這本書恰恰處在兩個世紀歷史的一個轉折階段。在這個階段,色彩失去了它那和超然世外,保留給內行和專家的地位,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充分的創(chuàng)造性和社會性位置。在今天,每個普通人都在使用色彩,有時自己甚至沒有意識到。建筑空間作為整體,從城市到居住區(qū),從工廠到大型設備,都要求有預設而微妙的主導性色彩規(guī)劃。一些歷史性建筑和街區(qū)被保護起來,重新被賦與價值,色彩正積極參與復興這些珍貴的遺產。但更顯而易見的是,色彩泛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事實上,每個人都通過其服裝和時尚,在體驗著色彩,實踐著色彩。在今天,每個人都生活在多媒體傳播著色彩信息的環(huán)境里。每個消費者都受時尚驅動,希望并能夠選擇符合他們趣味,符合他們有意或無意的期待和生活藝術的色彩繽紛的日用品。因此,在消費品及設備產品的世界中,其競爭在今天是世界性的,成功并不僅僅取決于諸如功能、質量、價格和設計的參數(shù),而是轉化到微妙的吸引力價值。在這里,色彩及其物質面貌起到一種誘惑、個性化以及市場產品分類化的關健作用。色彩在這里對于工業(yè)界,變成了一個無法回避的、強有力的經濟因素。色彩要求人們作持續(xù)地研究,在這里交叉最多樣的學科,諸如設計、造型藝術、人文科學和工業(yè)。正是以這個名義,色彩參與了一個民族,也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表現(xiàn)。這將促使我們去更深入地探索色彩地理學的無限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