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闡述了反思性教學合理性的相互聯(lián)系的三個方面:一是反思性教學主體合理性。本書明確指出這種合理性以主體間性為基礎。主體間性是特定主體合理表現自身的主體性與其他主體達成理解的主客觀統(tǒng)一性。主體間性要求特定主體有自覺反思的意識和較強的反思能力,堅持理解、寬容、平等對話的行為。這種行為借助行動研究、敘事研究、角色扮演等再現反思性教學主體合理性。二是反思性教學目的合理性。本書指出,教學主體要明確教學目的必然受制于教育目的,反映社會成員在教育上的需要。通常,教育目的轉化為教學目的,使社會需要具體化為教學主體的需要。教學目的在教學計劃中恰當定位,與教學客體、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等協(xié)調一致。指導教學主體行動并轉化為教學結果,從而實現自身的合理性。三是反思性教學的工具合理性。本書將教學工具分為理論工具和實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