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shù)據(jù)通信網絡組建與管理網絡精髓:實用與理論

網絡精髓:實用與理論

網絡精髓:實用與理論

定 價:¥58.00

作 者: (美)Michael J. Martin著;歸元計算機工作室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計算機網絡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084952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525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LAN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帶來了諸多的變化,同時也縮短了人們建立網絡和運營網絡所需的學習時間。雖然如此,要想管理好網絡,還需要不斷地在工作中學習。在多數(shù)情況下,當出現(xiàn)問題和故障時,缺乏必要的網絡基礎知識,缺乏必要的技術知識將會造成很大的不便。本書所有的示例都取材于現(xiàn)實世界,通過這些示例和實用建議,能夠幫助你奠定更堅實的網絡基礎,幫助你更加輕松地處理各種故障。本書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方式,每一章都是建立在前一章的基礎之上的。按照這種方式,當學完本書后,你就能了解在創(chuàng)建和管理多協(xié)議LAN和WAN時所需要的各種基礎知識和技術。此外,通讀完本書,可以幫助你打下堅實的網絡基礎,掌握各種所需的技術,為以后的學習鋪平道路,對你參加Cisco?的CCNA、CCNP或CCIE也有莫大的幫助。

作者簡介

暫缺《網絡精髓:實用與理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譯者前言
作者簡介
前言
第1章 掌握網絡概念
1.1 計算機網絡類型
1.2 傳輸介質
1.2.1 傳輸介質
1.2.2 傳輸信號
1.2.3 電壓編碼技術
1.3 網絡拓撲
1.3.1 星形拓撲
1.3.2 總線拓撲
1.3.3 環(huán)形拓撲
1.4 網絡傳輸協(xié)議
1.4.1 廣域網WAN傳輸協(xié)議
1.4.2 局域網LAN傳輸協(xié)議
1.5 網絡通信協(xié)議
1.6 網絡硬件
1.6.1 中繼器(Repeater)
1.6.2 網絡集線器(Hub)
1.6.3 網橋(Bridge)
1.6.4 路由器(Router)
1.7 數(shù)據(jù)通信參考模型
1.7.1 OSI-RM(開放系統(tǒng)互連模型)的起源
1.7.2 OSI模型
1.7.3 OSI-RM的7個層次
1.8 總結
第2章 網絡工作者TCP/IP指南
2.1 TCP/IP的起源
2.2 TCP/IP與UNIX
2.3 層次3:IP協(xié)議
2.3.1 IP與層次2(ARP、Proxy ARP和RARP)的相互作用
2.3.2 IP題頭
2.3.3 IP數(shù)據(jù)報分段
2.3.4 IP地址
2.3.5 分類IP定址
2.3.6 IP地址空間
2.3.7 公共的與未注冊的IP地址空間
2.3.8 IP數(shù)據(jù)報遞送過程
2.3.9 IP數(shù)據(jù)報遞送模型
2.3.10 轉發(fā)
2.3.11 Internet路由過程
2.3.12 網間控制報文協(xié)議ICMP
2.4 層次4:TCP與UDP協(xié)議
2.5 UDP協(xié)議
2.6 TCP/IP組的應用層協(xié)議
2.6.1 文件傳輸協(xié)議FTP
2.6.2 一般文件傳輸協(xié)議TFTP
2.6.3 Telnet
2.6.4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
2.6.5 簡單郵件傳輸協(xié)議SMTP
2.6.6 域名服務DNS
2.6.7 RARP、BOOTP和DHCP
2.7 RFC
第3章 網絡工作者AppleTalk、IPX和Net BIOS指南
3.1 AppleTalk
3.1.1 AppleTalk相位1和AppleTalk相位2
3.1.2 AppleTalk層次1(物理層)與層次2(數(shù)據(jù)連接層)
3.1.3 AppleTalk層次3(網絡層)協(xié)議
3.1.4 AppleTalk層次4(傳輸層)協(xié)議
3.1.5 AppleTalk層次5(對話層)、層次6(展示層)和層次7(應用層)協(xié)議
3.2 IPX與NetBIOS
3.2.1 Netware(IPX)結構:OSI層次1與層次2
3.2.2 Netware(IPX)結構:OSI層次3
3.2.3 上層協(xié)以
3.2.4 NetBIOS
3.3 總結
3.4 有關的RFC
第4章 局域網網間技術
4.1 IEEE 802局域網標準與邏輯鏈路控制
4.2 局域網物理層信號、編碼技術和傳輸介質
4.2.1 曼徹斯特和MTL-3行式編碼
4.2.2 塊編碼方案
4.2.3 物理電纜基礎
4.3 以太網
4.3.1 以太網/IEEE802.3 MAC
4.3.2 802.3 10Mbps(傳統(tǒng)以太網)層次1(物理層)的實施
4.3.3 802.3 100Mbps(快速以太網)層次1(物理層)的實施
4.3.4 1000Base-X的物理層協(xié)議實施
4.4 令牌網
4.4.1 IEEE 802.5/令牌網MAC
4.4.2 令牌網服務接口
4.4.3 令牌網物理層實施
4.4.4 令牌網網橋和專用令牌網
4.5 光纖分布式數(shù)據(jù)接口FDDI
4.6 總結
4.7 相關的RFC
第5章 廣域網網間技術
5.1 PSTN歷史簡顧
5.1.1 呼叫
5.1.2 PSTN層次結構體系
5.1.3 PSTN的基本傳輸
5.1.4 頻分多路復用FDM
5.2 數(shù)字載波系統(tǒng)
5.2.1 脈沖編碼調制
5.2.2 TDM與STDM
5.2.3 數(shù)字信號的層次結構體系
5.2.4 T1/DS1
5.2.5 T1組幀
5.2.6 T1行式編碼
5.2.7 CPE T-載波網絡設備
5.2.8 高速數(shù)字化傳輸:T-載波(DS-3/DS-4)與SONET/SDH(OC1/OC3)
5.2.9 常見信道信號系統(tǒng)7
5.3 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絡ISDN
5.3.1 ISDN應用服務
5.3.2 ISDN供給
5.3.3 ISDN訪問與ISDN參考點
5.4 PSTN信息包與單元轉換網絡
5.4.1 X.25
5.4.2 幀中繼
5.4.3 異步傳輸模式ATM
5.4.4 ATM適應層AAL
5.5 數(shù)據(jù)鏈路組幀
5.5.1 高級數(shù)據(jù)鏈路控制HDLC
5.5.2 端對端協(xié)議PPP
5.6 總結
5.7 有關的RFC
第6章 網絡交換技術
6.1 對網絡交換的需求
6.2 交換基礎
6.3 網橋類型
6.4 網橋功能
6.4.1 透明網橋
6.4.2 源路由網橋
6.4.3 網橋與路由
6.4.4 由網橋向交換器的進化
6.5 位于層次2的局域網交換基礎
6.5.1 交換端口與相應的功能
6.5.2 轉接底板的容量
6.5.3 交換器轉發(fā)方法
6.6 用于層次3的層次2局域網交換服務
6.6.1 虛擬局域網VLAN
6.6.2 802.1p層次2上的通信優(yōu)先級
6.6.3 層次3上的交換技術
6.7 ATM交換器
6.7.1 ATM交換器結構
6.7.2 ATM單元發(fā)送
6.7.3 局域網仿真LANE
6.7.4 LANE組件以及它們的操作方法
6.7.5 ATM上的分類IP
6.7.6 LANE與分類IP的局限性
6.8 總結
6.9 相關的RFC
第7章 Cisco路由器導論
7.1 Cisco路由器硬件
7.2 Cisco路由器中的存儲器
7.3 通過控制臺與Cisco路由器進行通信
7.4 Cisco的網際操作系統(tǒng)IOS
7.4.1 IOS版本與預發(fā)布版本
7.4.2 IOS命令行與配置文件的創(chuàng)建
7.4.3 IOS命令行導航
7.5 利用<copy>和TFTP配置路由器
7.5.1 利用<copy>命令刪除文件系統(tǒng)
7.5.2 與閃存儲器一起使用<copy>
7.5.3 與TFTP一起使用<copy>
7.6 Cisco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7.6.1 一些有用的IOS命令
7.6.2 從頭開始配置自己的路由器
7.6.3 配置接口
7.6.4 配置異步線路
7.7 災難恢復
7.8 設置引導程序的行為
7.9 更新路由器的網際操作系統(tǒng)IOS
7.9.1 設置TFTP引導程序
7.9.2 安裝新的IOS
7.9.3 一些其它的IOS選項
7.9.4 當IOS出現(xiàn)某些故障時
7.10 配置路由器的時鐘
7.11 將IOS消息記錄到日志中
7.12 建立緩沖區(qū)日志
7.13 建立捕獲器日志
7.14 IOS鑒定和帳戶
7.14.1 使用老式模式鑒定方法
7.14.2 使用AAA新式模式
7.15 總結
7.16 相關的RFC
第8章 TCP/IP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
8.1 常用路由概念和術語
8.1.1 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基礎
8.1.2 選用路由協(xié)議
8.1.3 路由度量
8.1.4 網絡會聚
8.1.5 位移矢量協(xié)議
8.1.6 鏈路狀態(tài)協(xié)議
8.1.7 VLSM(可變長度子網掩碼)路由
8.1.8 不連續(xù)的IP子網
8.1.9 路由路徑再分配
8.2 TCP/IP靜態(tài)路由
8.2.1 靜態(tài)路由法的優(yōu)勢
8.2.2 靜態(tài)路由法的劣勢
8.3 TCP/IP內部網關協(xié)議
8.3.1 路由信息協(xié)議,版本1與版本2
8.3.2 IGRP與EIGRP
8.3.3 OSPF
8.4 TCP/IP外部網關協(xié)議
8.4.1 自治系統(tǒng)與外部路由
8.4.2 IGP與EGP的區(qū)別
8.4.3 BGP版本4
8.5 總結
8.6 相關的RFC
第9章 高級Cisco路由器配置
9.1 存取控制列表
9.1.1 存取控制列表初步
9.1.2 應用存取控制列表
9.1.3 創(chuàng)建存取列表
9.1.4 擴展IP存取控制列表
9.1.5 AppleTalk存取列表
9.1.6 IPX存取列表
9.1.7 顯示ACL信息
9.2 路由策略
9.3 網關冗余
9.4 網絡地址轉換
9.5 Cisco隧道效應
9.6 Cisco路由器廣域網接口配置
9.6.1 Transport-1(DS1)
9.6.2 ISDN
9.6.3 幀中繼配置
9.6.4 異步傳輸模式配置
9.6.5 SONET上的信息包
9.7 總結
9.8 相關的RFC
第10章 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IP路由協(xié)議
10.1 選擇正確的協(xié)議
10.2 路由選擇
10.3 顯示常用的路由信息
10.3.1 顯示lP網絡信息
10.3.2 管理IP路由信息
10.4 管理靜態(tài)路由
10.4.1 配置缺省路由路徑
10.4.2 在企業(yè)級網絡中使用靜態(tài)路由
10.4.3 無類別路由的配置方法
10.4.4 配置IP控制服務
10.5 配置動態(tài)IGP和EGP IP路由協(xié)議
10.5.1 使用RIP版本1與RIP版本2
10.5.2 使用IGRP/EIGRP
10.5.3 使用OSPF
10.5.4 使用AURP
10.5.5 使用BGP
10.6 路由控制與再分發(fā)
10.7 總結
10.8 相關的RFC
第11章 網絡故障排除、性能優(yōu)化以及管理基礎
11.1 網絡分析與性能優(yōu)化
11.1.1 工具
11.1.2 文檔
11.1.3 協(xié)議分析器
11.1.4 時域反射器
11.1.5 誤碼率測試器
11.1.6 Internet信息包探測器(Ping)
11.1.7 路由跟蹤
11.1.8 網絡基準與故障確定
11.2 增加排除故障的能力
11.3 網絡管理基礎
11.4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
11.4.1 SNMP命令
11.4.2 SNMP組件
11.4.3 SNMP信息格式
11.4.4 SNMP代理與管理工具
11.4.5 遠程監(jiān)測RMON
11.5 總結
11.6 相關的RFC
附錄A 二進制轉換表
附錄B 本書常用縮略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