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國學著作講義及雜稿

講義及雜稿

講義及雜稿

定 價:¥58.00

作 者: 陳寅恪著;陳美延編
出版社: 三聯書店
叢編項: 陳寅恪集
標 簽: 文史

ISBN: 9787108015174 出版時間: 2002-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 501 字數:  

內容簡介

  陳寅恪先生一生為文,以“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為其學術生涯之道德坐標。先生著作等身,遺澤后世,獨開史學研究之全新天地,其人格力量為后人所仰止。本書謹以先生執(zhí)教期間備課講義及其它零散史學原稿結集出版,為海內首次付印。遵先生生前愿望,全書采用繁體字豎排,人名、地名、書名均不加符號注明,一般采用通行字,保留少數異體字。本書是陳寅恪的一本講義與雜稿書集。書信集、讀書札記二集、讀書札記三集、講義及雜稿四種均為新輯。全書編輯體例如下:一、所收內容,已發(fā)表的均保持發(fā)表時的原貌。經作者修改過的論著,則采用最後的修改本。未刊稿主要依據作者手跡錄出。二、本集所收已刊、未刊著述均予校訂,凡體例不一或訛脫倒衍文字皆作改正。引文一般依現行點校本校核,如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等。尚無點校本行世的史籍史料,大多依通行本校核。少量作者批語、論述系針對原版本而來,則引文原貌酌情予以保留。以上改動均不出校記。三、凡已刊論文、序跋、書信等均附初次發(fā)表之刊物及時間,未刊文槁盡量注明寫作時間。四、根據作者生前愿望,全書采用繁體字發(fā)排。人名、地名、書名均不加符號注明。一般采用通行字,保留少數異體字。引文中凡為閱讀之便而補入被略去的內容時,補入文字加〔〕,凡屬作者說明性文字則加()。原稿不易辨識的文字以□示之。

作者簡介

  陳寅恪(一八九○——一九六九),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先後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美國哈佛大學。一九二五年受聘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回國任教。後任清華大學中文、歷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第一組主任及故宮博物院理事等,其後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後挈全家離北平南行,先後任教於西南聯合大學、香港大學、廣西大學和燕京大學。一九三九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通訊院士。一九四二年後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華大學任教。一九四八年南遷廣州,任嶺南大學教授,一九五二年後為中山大學教授。一九五五年後并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圖書目錄

    唐詩校釋備課筆記
   晉南北朝史備課筆記
   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備課筆記
   兩晉南北朝史(高等學校交流講義)
   唐史講義
   元白詩證史講義
   附:長恨歌傳詳略兩本對照
   論禪宗與三論宗之關系
   韓愈與唐代小說
   坊本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跋
   大千臨摹敦煌壁畫之所感
   “對對子”意義
   清談與清談誤國
   五胡問題及其他
   雨生落花詩評
   評吳宓懺情詩
   評吳宓夢覺詩
   劉鍾明大學畢業(yè)論文有關云南之唐詩文評語
   張以誠大學畢業(yè)論文唐代宰相制度批語
   李炎全學士論文李義山無題詩試釋評語
   某學生論文評語
   關於黃萱先生的工作鑒定意見
   對科學院的答覆
   附錄
   兩晉南北朝史聽課筆記片段
   唐代史聽課筆記片段
   元白詩證史第一講聽課筆記片段
   陳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講筆記
   聽寅恪師唐史課筆記一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