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學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唐宋詞史論》,是王兆鵬詞學研究的又一部力作。王兆鵬是20世紀最后10年中嶄露頭角的學術新秀,他的出版于90年代初期的《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兩宋詞人年譜》等專著,填補了詞學研究的空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唐宋詞史論》更可謂他攀登上的學術新臺階。與一般的史論著作只有“論”的做法不同,此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史論”,下篇為“考據”,這充分體現了著者理論與材料并重、舊學與新知融通的治學特點。流覽“史論”篇,其中“流變論”、“定位論”和“范式論”較具理論創(chuàng)新的色彩,并能給人以方法論上的啟迪。王兆鵬,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1959年生于湖北鄂州。1982年于武漢師范學院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85年至1987年在湖北大學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師從曾昭岷教授學習唐宋文學。1987年赴南京師范大學師從唐圭璋先生研治詞學,199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后回湖北大學任教。1992年破格晉升教授,1997年至1999年任湖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2000年調至武漢大學任教?,F為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韻文學會副會長、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湖北省古代文學學會會長、《宋代文學研究年鑒》主編。已出版《張元干年譜》(南京出版社1989)、《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兩宋詞人年譜》(文津出版社1992)、《唐宋詞史論》(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全唐?宕省罰ê獻鰲V謝榫?1999)等詞學著作,發(fā)表學術論文100馀篇。其中《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獲夏承燾詞學獎一等獎。曾先后主編《詞學通訊》和《詞學研究年鑒》。1995年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王兆鵬“流變論”的精髓,是他所創(chuàng)用的“代群分期”理論和方法。關于宋詞流變的過程,歷代詞話家少有具體明晰的敘述。20世紀以來,學者們對宋詞分期提出的意見都沒有遵循最基本的歷史原則,沒有完全顧及作家的時代先后,詞史的發(fā)展有時被割裂、顛倒,難以完整地把握詞人個體和群體的心態(tài)、詞境、詞風的變化。而著者認為,“歷史活動的中心是活動的主體——人,文學歷史活動的中心自然是創(chuàng)作主體——作家?!睆倪@一認知出發(fā),著者主張宋詞分期應以作家群體為中心,以詞人的生活年代、創(chuàng)作年代為依據,將同一年齡組(同一世代)、生活和創(chuàng)作又基本同時的詞人劃分為一個代群。以此為準,則兩宋三百余年的詞史,先后共出現過六代詞人群體,宋詞的發(fā)展也相應地經歷了六個階段。王兆鵬這一嶄新的“代群分期論”,跳出了近世研究者因用一元的、單向的思維方式去考察多元、多維的古代詞史而陷入的歷史誤區(qū)。此書上篇的第二個理論閃光點,是“定量分析”的成功試驗?!岸ㄎ徽摗币徽?,首先運用“數據統計”和“數據分析”對宋代詞人歷史地位進行了量化的、動態(tài)的考察。接下來,此章即用同一方法探測宋詞繁榮昌盛的“量化”標志,從“詞作倍增”、“詞調大備”、“名家輩出”、“名作如林”四個方面來證實和描繪了宋詞作為“一代之文學”的繁榮昌盛面貌。再次,此章又用定量分析考察“名詞”與“和詞”的關系,證實了名家名作在文學史上有相當的地位和影響。此書上篇的第三個理論閃光點,是著名的“范式論”。十年前,著者就借鑒過西方科學哲學家和文藝批評家的“范式”理論來進行詞學批評與研究,將一部唐宋詞史總結為“花間范式”、“東坡范式”和“清真范式”這三大抒情范式的產生、發(fā)展與更迭的歷史。于今,此書特設專章對于在古典文學和詞學中運用“范式批評”的問題進行了理論層面的系統探討,并以東坡詞和易安詞為示例,證實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和可操作性??梢钥闯?,著者在范式批評上的理論思考正在深入和趨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