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被稱為“西域探險之父”的作者,一次最有名的探險行動,成就了這本書近90年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而這本新版書最大的“看點”,在那些跨越時空的精美圖片,駝鈴、海洋、廟宇、寶庫,在生動視覺與經典文字中一一復活。我們跟隨著斯文·赫定的駝隊進入戈壁,發(fā)現樓蘭,尋找羅布泊,翻越喜馬拉雅,體驗著他長達40余年的探險故事。新的一年,我所在的部門照例要推出一期讀書版。要求每人必須推薦一本書,并配400字左右讀感。記得去年我推薦的是《推開宏觀之窗》,今年原本打算推一推茅予軾的《生活中的經濟學》。鑒于此書美國色彩過于濃厚,雖然從微觀經濟學來說,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但是與身邊的人事尚有相當距離。于是決定推薦這本《亞洲腹地旅行記》。很難想象一個人的志向可以在幼年時就已經如此明確,并可以篤定一生。這個意志超凡的人就是斯文·赫定,而我要介紹的這本偉大的書就是《亞洲腹地旅行記》。19世紀的地理大發(fā)現呼喚所有具有冒險潛質的探險家。征服極地、征服非洲、征服地球上每個空白點成為當時最具生命意義的宣示和行動,對未知世界懷著執(zhí)著熱情的斯文·赫定選擇了中亞。在我看來,這是一本有溫度的書。主人公執(zhí)著近于狂熱的精神,足以烘烤每個人潛藏于心靈深處的神經。一個月前,我跟隨一個勘路小組進行了一次難忘的塔克拉瑪干的越野之旅,而手頭邊“不離不棄”的就是這本書。在若羌河的篝火旁,在泊米爾的冰雪大坂上,在初冬刮過葉爾羌河的寒風中,她給了我一種無法言說的溫暖。這同樣是一本跨越時空的書。對羅布泊的第一次科學勘查,在塔里木河上的處女航,發(fā)現樓蘭古域,進入神秘的雪域凈土。。。你很難相信,這所有的一切發(fā)生在19世紀末,就算是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也頗為不易。國人對斯坦因這些國外探險家一直存有爭議,認為他們是無恥的盜賊。但對斯文·赫定如苦僧修行一般的孤旅,眼里有的只是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