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哲學中,理論估價與選擇活動中的審美因素與審美標準的地位與作用,一直是一個因棘手而未能得到很好研究的問題。本書是對此問題的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長期以來,由于理論上的困難,科學哲學中的理性主義傳統(tǒng)一直把科學家在理論估價中經常訴諸的審美標準問題和科學革命的產生問題作為非理性的東西排除于理性的解釋之外,結果極大地削弱了理性主義傳統(tǒng)的說服力。本書的目標在于在理性主義傳統(tǒng)內重塑并解答上述兩個難題。書中探討了「審美偏好的歸納構造」,提出了「審美歸納程序」,并以此為基礎探討了科學理論的美與真的關系、經驗標準與審美標準的關系,確立了作者的審美標準傾向以及把科學革命解釋為審美規(guī)范斷裂的結論。書中還通過考察實用藝術中的風格形成過程,抽引、論證了上述結論,并且通過對哥白尼與開普勒天文學革命以及對20世紀物理學革命的分析和討論,驗證了作者上述結論在解釋歷史事件方面的效力。本書作者提出了與庫恩不同的科學發(fā)展模型,得出了與庫恩相異的科學革命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