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美與科學革命

美與科學革命

美與科學革命

定 價:¥16.00

作 者: (英)詹姆斯·W·麥卡里斯特(James W. McAllister)著;李為譯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大美譯叢 自然之美 科學之美 第一批
標 簽: 美學

ISBN: 9787206035371 出版時間: 2000-10-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 295 字數:  

內容簡介

  在科學哲學中,理論估價與選擇活動中的審美因素與審美標準的地位與作用,一直是一個因棘手而未能得到很好研究的問題。本書是對此問題的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長期以來,由于理論上的困難,科學哲學中的理性主義傳統(tǒng)一直把科學家在理論估價中經常訴諸的審美標準問題和科學革命的產生問題作為非理性的東西排除于理性的解釋之外,結果極大地削弱了理性主義傳統(tǒng)的說服力。本書的目標在于在理性主義傳統(tǒng)內重塑并解答上述兩個難題。書中探討了「審美偏好的歸納構造」,提出了「審美歸納程序」,并以此為基礎探討了科學理論的美與真的關系、經驗標準與審美標準的關系,確立了作者的審美標準傾向以及把科學革命解釋為審美規(guī)范斷裂的結論。書中還通過考察實用藝術中的風格形成過程,抽引、論證了上述結論,并且通過對哥白尼與開普勒天文學革命以及對20世紀物理學革命的分析和討論,驗證了作者上述結論在解釋歷史事件方面的效力。本書作者提出了與庫恩不同的科學發(fā)展模型,得出了與庫恩相異的科學革命結論。

作者簡介

  陳琦偉博士,男,1952年出生,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美國南加洲大學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創(chuàng)業(yè)資本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社會職務: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中國亞洲太平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亞洲開發(fā)銀行咨詢顧問,亞商企業(yè)咨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美國商會會員,美中工商協(xié)會會員,美國亞太商業(yè)年度論壇專家嘉賓。專業(yè)背景和特長:1.學術方面。于1985~86年留學美國。在八十年代于國際貿易和金融學術領域取得重大成就,其專業(yè)思想的代表作《國際競爭論》在當時我國青年學者中首獲“孫治方經濟學優(yōu)秀著作獎”殊榮,獲國家領導人接見,并受邀擔任外經貿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專家顧問。2.專業(yè)應用和實踐方面。自九十年代初受邀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會專家顧問;最早把國際通行的企業(yè)兼并收購及重組的方法和實踐引入國內;并組建被主要媒體稱為“文科教授的成功實驗室”的亞商企業(yè)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匯集了一大批國內外名校畢業(yè)及在外資和大型企業(yè)中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專家,在全國范圍內協(xié)助近三百家大型國有企業(yè)、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yè)實施了戰(zhàn)略性重組和融資結構調整。在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方面具有成功及豐富的經驗。3.海外商界資源。作為上海美國商會會員,以美國華盛頓為總部的美中工商協(xié)會會員,以及美國南加洲大學客座教授和美國亞太商業(yè)年度論壇專家嘉賓,在美國主流工商界上層有廣泛聯系;作為亞洲開發(fā)銀行咨詢顧問,與東亞和東南亞各國和地區(qū)政府及工商界上層有廣泛聯系。主要著作:《公司金融》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投資銀行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創(chuàng)業(yè)資本概論》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新經濟時代的創(chuàng)業(yè)資本》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出版,《新經濟時代的企業(yè)創(chuàng)新》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出版,《中國上市公司重組全景精要》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出版,《公司金融》中國金融出版社1998年出版,《國際金融風險管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國金融投資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人民幣匯率問題》香港三聯書店1993年出版,《中國股市透視》香港三聯書店1992年出版,《當代國際資本市場》華東師大出版社,1992年出版,《國際金融管理》華東師大出版社,1989年出版,《國際經濟學對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國際競爭論》學林出版社1986年出版(此書1987年獲孫冶方經濟學優(yōu)秀著作獎)。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對理性主義的兩個挑戰(zhàn)
   1.理性主義的科學的圖像
   2.理性主義的理論估價模型
   3.發(fā)現和辯護中的審美因素
   4.科學行為的界限
   5.一位先驅:哈奇森對科學中的美的解釋
   
   第二章 抽象實體和審美估價
   1.理論和理論的表達之間的區(qū)別
   2.行動者網絡理論對抽象實體的無視
   3.知覺抽象實體的性質
   4.審美價值、性質和估價
   5.審美標準和規(guī)范
   6.識別理論中哪些性質是審美性質
   
   第三章 科學理論的審美性質
   1.審美性質的分類
   2.對稱性形式
   3.模型的援引
   4.形象化和抽象化
   5.形而上學虔誠
   6.生物學和社會科學中的美
   
   第四章 對科學家的審美判斷的兩種錯誤看法
   1.關于審美的超脫性的理論
   2.審美判斷和經驗判斷的一致
   3.關于審美判斷和經驗判斷的歸約論
   
   第五章 審美偏好的歸納結構
   1.規(guī)則及其根據
   2.經驗標準的根據所在
   3.審美歸納
   4.審美規(guī)范的保守性
   5.流行風尚與科學的風格
   6.科學風格的一個范例:機械論
   
   第六章 美與真的關系。
   1.美作為真的屬性
   2.審美判斷和真理與謬誤的辨識
   3.愛因斯坦對理論估價的看法
   4.理論的性質和現象的性質
   5.審美歸納可能成功
   6.形而上學世界觀的經驗確證
   
   第七章 簡單性研究
   1.關于科學家的簡單性判斷的爭論
   2.簡單性和現象的統(tǒng)一化
   3.簡單性的程度和形式
   4.理論選擇中的簡單性的量化界定
   5.簡單性、美和真
   
   第八章 革命作為審美劇變
   1.科學革命的發(fā)生
   2.審美承諾的舍棄
   3.革命中的連續(xù)與斷裂
   4.理解以往的科學
   5.誘發(fā)和抑制革命的因素
   6.與道德革命和政治革命的類似性
   
   第九章 實用藝術中的歸納與革命
   1.審美判斷和實用效績
   2.建筑設計對鐵和鋼的反應
   3.強化混凝土在建筑中的應用
   4.1業(yè)設計中的材料和形式
   5.對風格的歸納
   
   第十章 天文學中的圓周和橢圓
   1.對照歷史檢驗模型
   2.哥白尼的理論構成經驗進步
   3.哥白尼向亞里士多德原理的回歸
   4.對哥白尼理論的審美偏好
   5.庫恩怎樣解釋對哥白尼學說的接受
   6.開普勒的橢圓對傳統(tǒng)的反叛
   
   第十一章 20世紀物理學中的繼承和革命
   1.古典物理學中的兩道裂隙
   2.相對論訴諸的審美因素
   3.量子論和形象化的缺失
   4.決定論的放棄
   
   第十二章 審美選擇的理性根據
   1.結果的回顧
   2.審美承諾的理性根據
   3.革命的理性
   4.自然歸納傾向
   致謝
   索引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