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站在閣樓頂間的破窗戶前,在巴黎城市蠅營狗茍的眾生頭頂,俯瞰下面那變動的社會和急躁于追逐功利的人群。即便下面已是冷酷的寒冬,他也樂于從中發(fā)現(xiàn)哪怕是一根火柴所燃起的光芒,因為這微弱的光熱也能溫暖他的心靈。在時代的燥熱和喧囂中,只有他依然冷靜地保持對利祿的淡泊。他不是世俗大海中隨波沉浮的飄葉,更不想做逆風破浪的快舟。他只是云端一個孤獨的旁觀者。梭維斯特,這個土木工程師的兒子,這個來自法國小港口莫爾烈安貧樂道的小學教師,一生之中也曾有過開創(chuàng)鄉(xiāng)土文學的輝煌。1836年他定居巴黎,開始了他的文學與戲劇創(chuàng)作,同時也寫下本書所載錄的這些日記。1854年7月5日他默默地離開了變幻無常的公眾和嘩眾取寵的肘代,所有生活的演員也終將這位孤獨的觀眾遺忘。而今天你卻幸運地拾起了這本梭維斯將遺留下的珍寶,那么就請你小心地拂去覆在它上面塵土,慢慢把它翻開,你一定會為晶瑩奪目的光芒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