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上看,并非是已成過去的事實,傳統(tǒng)反映的是一種文化上的承傳,那種跨越過去,現(xiàn)在也伸向未來的內在精神性因素;今天我們咀嚼傳統(tǒng),也并不是為了發(fā)思古之幽情,去追憶既往的斑斑陳跡,而是為了解讀我們身上所攜帶的文化基因,從而獲得繼續(xù)前行所需的智慧力量。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每個人都是歷史驛站的過客,當我們在這個驛站打量真眼前景色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脈時間的流,那種勾連著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時間的流。傳統(tǒng)的精神內核在一個“傳”上,就像禪宗中所說的燈錄一樣,燈燈相連,光光無限,構成了一個明亮的世界。只要你是一個“客”,你就無法游離于這時間的流之外。與其只是茫然地隨著這流沉浮,還不如俯下身來,在那時間的汀渚上,拈幾片貝殼,去做裝點意識宮殿的陳設,才幾株蘆葦,去做打通天地的智慧靈根。所以本套叢書的編選,雖然目光也盯住中國文化的精華,但要點并不是知識的累積,我們興趣點在于其中的處世智慧,做人品格,在于其中含有的人生意趣,還有那些和今天的我們仍然息息相通的精神氣質,我們將這些活的精神稱為精華。應該說這是一種活的精華。我們的選擇和解讀意在幫助讀者領略:孔子如何將我們從卑俗的小我引向理想國,莊子怎樣將我們從狹隘的江河帶向茫茫的大海,李白的狂放中孕育著怎樣的瀟灑不凡,杜甫的低昂中包含著幾多的沉著痛快,孫子的兵法中顯示出多么機敏的做人功夫,孔明的韜略中透露出多么博大的胸襟……我們讀它們,就是讀其中和我們相通的性靈。這套叢書的初編精選了我國古代重要的典籍30多種,分為20冊,涵蓋了哲學典籍,文學精華,軍事韜略,蒙學讀物以及人生智慧等五個類別,入選的作品都是我過傳統(tǒng)文化精華中的精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古代文化的不凡風采。這套叢書面向大眾,一方面選擇了和當今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同時力求以淺顯簡約的文字對所選文本進行注釋翻譯,并配以生動活潑的圖畫,幫助讀者領會其中的意韻和精神。這套叢書的整理解說凝聚了大批專家學者的多年心血,在充分吸收當進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又盡可能融入自己的解會,很多地方體現(xiàn)了選編者的獨特體會。由于水平限制,書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中國國粹精華系列》編委會王國維在《宋元戲劇考、序》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文學。”一般所說的元曲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是散曲,這是元代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文學樣式,它包括小令、帶過曲和套曲;一是雜劇,它是在套曲的基礎上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