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是西方中世紀研究領域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持續(xù)至今的“新史學”運動的最新成果。本書作者法國歷史學家雅克·勒高夫是“新史學”代表人物,當代杰出中世紀史學家。路易九世是法國僅有的被封圣的國王,勒高夫對這位法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之一進行了10年的潛心研究,于1996年出版了這部重要著作。這部博學和引人入勝的傳記,敘事與分析相結合,融歷史偉人的集體史與生活史于一體。作者撥開紛紜復雜史料迷霧,盡可能地接近傳主,探索其“真實面貌”,重新建構一種整體史。13世紀中葉有時被人稱作“圣路易時代”,與充溢著創(chuàng)造精神和如火如荼般激情的12世紀以及深陷于中世紀晚秋深刻危機中的14世紀相比,它較少引起歷史學家的關注。路易九世的祖父菲力普·奧古斯特和孫子美男子菲力普都頗令歷史學家矚目,而處于祖孫之間的他卻是“最鮮為人知的中世紀法國國王”,此事令人驚異。在美國人威廉·切斯特·喬丹和法國人讓·里夏爾的新作中,路易九世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對于十字軍和東方圣地的迷戀。在我看來,圣路易是一個復雜得多的人物,他在位的44年中斗爭激烈,他所處的時代動蕩不安;有人把他在位時期稱作中世紀的“黃金時代”,其實遠非如此。不過,13世紀并非本書的研究對象。書中當然會談到13世紀,因為路易生活在這個世紀,這是他生活和活動的物質依托。然而,本書的研究對象是一個人,因而只有在有助于展示此人時才談及他的時代。我在書中雖然不得不提及“圣路易朝”、“圣路易及其王國”、“圣路易與基督教”,“圣路易及其時代”之類,但這些都不是我的主要話題。如果說,由于議論這位圣徒國王而深刻詳盡地涉及某一個廣泛的領域,那是因為路易九世與腓特烈二世一樣,同是13世紀中葉西方基督教世界里最重要的人物。但是,如今被視為近代國家先驅之一的腓特烈二世,其實始終是一個迷戀于地中海文化邊界的邊際人物,而無論從地理、編年史或意識形態(tài)角度看,路易九世則在13世紀基督教世界里眾多重要人物中占有中心地位。我要為他作傳的念頭便是由此而來,當然,這個念頭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