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XML與XSLT簡介
第1章 簡介
1.1 什么是XML
1.2 可擴展的XML文檔的重要性
1.3 XML和HTML之間的差別
1.4 顯示XML文檔
1.5 XSLT的作用
1.6 HTML發(fā)布流程中的XSLT
1.7 小結
1.8 下一章
第2章 XML
2.1 URI
2.2 基本XML文檔結構
2.2.1 XML聲明
2.2.2 XML文檔類型聲明
2.2.3 文檔元素
2.3 XML中的合法名稱
2.4 元素
2.4.1 嵌套元素
2.4.2 屬性
2.4.3 命名空間
2.5 字符數據
2.6 實體
2.7 處理指令
2.8 注釋
2.9 XML文檔的根
2.10 小結
2.11 下一章
第3章 XSLT簡介
3.1 會議室預訂文檔
3.1.1 預訂文檔
3.1.2 會議室文檔
3.1.3 任務
3.2 設計XSLT文檔
3.2.1 最簡單的XSLT文檔
3.2.2 生成HTML元素
3.2.3 顯示lastUpdated元素
3.2.4 處理多種選擇
3.2.5 基本匹配
3.2.6 深入探討包含的元素
3.2.7 顯示每天的全部會議
3.2.8 顯示特定日期中的會議
3.2.9 決策
3.2.10 顯示會議室功能、預訂和使用情況
3.3 小結
3.4 下一章
第二部分 文檔解析
第4章 XML文檔樹
4.1 樹的術語
4.2 將XML文檔轉換為樹
4.2.1 轉換文檔元素中包含的元素
4.2.2 一個示例
4.2.3 文本節(jié)點
4.2.4 屬性
4.3 遍歷樹
4.3.1 枚舉樹的所有節(jié)點
4.3.2 示例
4.4 文檔順序
4.5 樹節(jié)點的惟一性
4.6 小結
4.7 下一章
第5章 路徑
5.1 路徑和表達式
5.1.1 數字
5.1.2 字符串
5.1.3 布爾值
5.1.4 節(jié)點集
5.2 位置路徑
5.2.1 上下文
5.2.2 步
5.2.3 軸
5.2.4 節(jié)點測試
5.2.5 計算軸和節(jié)點測試
5.2.6 謂詞
5.2.7 關于計算步的小結
5.3 合并步
5.3.1 初始的上下文
5.3.2 設計位置路徑
5.4 數據類型和操作符
5.4.1 字符串
5.4.2 數字
5.4.3 布爾值
5.4.4 節(jié)點集
5.4.5 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
5.5 節(jié)點名稱
5.5.1 擴展名稱
5.5.2 一些奇怪的結果
5.6 XPath表達式的示例
5.7 小結
5.8 下一章
第6章 轉換
6.1 使轉換過程可視化
6.2 文字結果元素
6.3 帶有xsl:apply-templates元素的簡單模板
6.4 嵌套的xsl:apply-templates元素
6.5 模式
6.6 匹配模板
6.6.1 匹配第一個節(jié)點
6.6.2 第二個節(jié)點
6.7 模板優(yōu)先級
6.8 當前節(jié)點和當前節(jié)點列表,上下文節(jié)點和上下文
6.9 XSLT文檔
6.9.1 非XSLT元素
6.9.2 有關xsl:template元素
6.9.3 關于xsl:apply-templates元素
6.9.4 默認模板
6.9.5 關于call-template元素
6.9.6 參數
6.9.7 復制
6.10 小結
6.11 下一章
第7章 控制
7.1 xsl:if元素
7.2 for-each元素
7.3 命名模板的循環(huán)
7.4 排序
7.4.1 排序數據類型
7.4.2 升序或降序
7.4.3 大小寫
7.4.4 與語言有關的排序
7.4.5 多重排序
7.5 向控制臺發(fā)送消息
7.6 XSLT文檔外的參數
7.7 小結
7.8 下一章
第8章 構建結果樹
8.1 用于HTML的xsl:output元素
8.1.1 沒有結束標記的元素
8.1.2 布爾值
8.1.3 指令
8.1.4 文檔類型聲明
8.2 包含文字結果元素
8.2.1 參數值模板
8.2.2 屬性-值模板的上下文節(jié)點
8.3 構建元素
8.4 插入注釋
8.5 插入指令
8.6 xsl:test元素
8.7 xSl:value-of元素
8.8 變量
8.8.1 全局變量
8.8.2 變量的可見性
8.9 結果樹段
8.10 只有空白字符的文本節(jié)點
8.10.1 XSLT文檔
8.10.2 源文檔
8.10.3 xsl:space元素
8.11 小結
8.12 下一章
第9章 合并模板
9.1 xsl:include元素
9.2 xsl:import元素
9.3 xsl:apply-imports元素
9.4 小結
9.5 下一章
第10章 擴展
10.1 聲明擴展函數和擴展元素
10.2 使用擴展函數
10.3 使用擴展元素
10.4 檢查可用性
10.5 小結
10.6 下一章
第三部分 使用技巧與案例研究
第11章 經驗與技巧
11.1 表的生成
11.2 字符替換
11.3 用xsl:include實現項目重用
11.4 用xsl:import實現從不同項目中重復使用
11.5 使用mode屬性組織模板
11.6 xsl:include和xsl:import元素
11.7 使用全局參數設置配置
11.8 絕對路徑和模板模式
11.9 模板模式的步
11.10 在模板模式中使用簡單的謂詞
11.11 使用translate()函數轉換大小寫
11.12 短模板
11.13 標志你的XML數據
11.14 使用xsl:apply-templates
11.15 一次一頁
11.16 外觀、生成、編寫
11.17 工作目錄
11.18 XSLT模板應用程序
11.19 刪除一個元素
11.20 使用XML配置文件
11.21 使用排列文件
11.22 一次一棵子樹
11.23 使用xsl:copy-of
11.24 覆蓋默認模板
11.25 避免使用Descendant軸
11.26 減小節(jié)點集的大小
11.27 避免使用多個謂詞
11.28 小結
11.29 下一章
第12章 案例研究
12.1 Web站點
12.1.1 主頁
12.1.2 匯總頁
12.1.3 詳情頁
12.1.4 非XSLT任務
12.2 設計XML文件
12.3 組織XSLT文檔
12.3.1 主頁
12.3.2 匯總頁
12.3.3 詳情頁
12.4 設計XSLT模板
12.4.1 工作量的分配
12.4.2 廣告
12.4.3 頁眉和頁腳
12.4.4 完整新聞
12.4.5 詳情頁的左邊欄
12.4.6 頁眉
12.4.7 詳情頁
12.4.8 鏈接項目
12.4.9 投票區(qū)
12.4.10 匯總頁的左邊欄
12.4.11 新聞
12.4.12 匯總頁
12.5 小結
12.6 下一章
第四部分 其他文件的轉換
第13章 轉換為XML和文本文件
13.1 XHTML
13.2 XSL
13.2.1 簡單示例
13.2.2 顯示格式對象
13.3 SVG
13.4 將XML文檔轉換為文本文件
13.5 小結
第五部分 附 錄
附錄A 工具和資源
A.1 XML工具
A.1.1 XMI編輯器
A.1.2 XML數據庫
A.1.3 XSLT處理器
A.1.4 DOM和SAXAPI
A.2 資源
A.2.1 W3C規(guī)范
A.2.2 XSLT處理器
A.3 XSLTWeb站點
附錄B 字符集和編碼方案
附錄C XSLT和XPath參考
C.1 XSLT元素
C.1.1 xsl:apply-imports
C.1.2 xsl:apply-templates
C.1.3 xsl:attribute
C.1.4 xsl:attribute-set
C.1.5 xsl:call-template
C.1.6 xsl:choose
C.1.7 xsl:comment
C.1.8 xsl:copy
C.1.9 xsl:copy-of
C.1.10 xsl:decimal-format
C.1.11 xsl:element
C.1.12 xsl:fallback
C.1.13 xsl:for-each
C.1.14 xsl:if
C.1.15 xsl:import
C.1.16 xsl:include
C.1.17 xsl:key
C.1.18 xsl:message
C.1.19 xsl:namespace-alias
C.1.20 XSl:number
C.1.21 xsl:zotherwise
C.1.22 xsl:output
C.1.23 xsl:aram
C.1.24 xsl:preserve-space
C.1.25 processing-instruction
C.1.26 xsl:Sort
C.1.27 xsl:Strip-space
C.1.28 xsl:Stylesheet
C.1.29 xsl:template
C.1.30 xsl:text
C.1.31 xsl:bansform
C.1.32 xsl:Value-of
C.1.33 xsl:variable
C.1.34 xsl:when
C.1.35 xsl:with-param
C.2 XSLT和XPath函數
C.2.1 boolean
C.2.2 ceiling
C.2.3 concat
C.2.4 Contains
C.2.5 Count
C.2.6 Current
C.2.7 document
C.2.8 element-available
C.2.9 false
C.2.10 Floor
C.2.11 format-number
C.2.12 function-available
C.2.13 generate-id
C.2.14 id
C.2.15 key
C.2.16 lang
C.2.17 last
C.2.18 local-name
C.2.19 name
C.2.20 namespace-uri
C.2.21 normalize-space
C.2.22 not
C.2.23 number
C.2.24 position
C.2.25 round
C.2.26 stans-with
C.2.27 sking
C.2.28 shlng-length
C.2.29 substring
C.2.30 String-after
C.2.31 subsying-before
C.2.32 sum
C.2.33 system-property
C.2.34 translate
C.2.35 true
C.2.36 unparsed-entity-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