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無聲無息地構成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有組織、有種族、甚至有國家。在它們的世界里,戰(zhàn)爭遠比人類頻繁,戰(zhàn)術也不亞于人類,同占全球動物生物量的三分之一。書藍本《螞蟻》榮獲普利策獎這是一本全面介紹螞蟻的書。作者的另一本書《螞蟻》于1990年出版,獲得了極大的學術成功和格外廣泛的社會關注,并一舉獲得了普利策獎。為了便于一般讀者閱讀,作者將《螞蟻》一書中學術內容詳盡可能地去掉,使用更通俗的語言寫就了此書。在這本妙趣橫生的書中,作者對螞蟻的生存方式,螞蟻獨特的社會形態(tài)、嚴密的社會組織、科學的社會分工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解釋了為什么螞蟻在自己的世界里會取得那么驚人的成功的原因。作者的研究結果表明,螞蟻世界來自群體成員中精誠合作的“快捷且難以抗拒的”力量,是螞蟻戰(zhàn)勝自然及眾多天敵而繼續(xù)有效生存、發(fā)展壯大的主要原因。而這一切又是借助于化學交流的高度發(fā)展來實現(xiàn)的:螞蟻從身體不同部位釋放的混合物質,構成了一種奇妙的“語言”,從而有效地分辨了敵我,整齊了共同求生的行動。在這本內容并不十分龐雜的書中,作者對全世界各地的螞蟻族群都進行了介紹,尤其是對螞蟻世界的頗類似于人類的社會形態(tài)給予了十分有趣的詳解,使人在輕松愉快的消遣式閱讀中可以學到許多生物學知識,并由此深切地呼喚著每一個讀者的環(huán)保意識。作者介紹:貝爾特⊥·荷爾多布勒是維爾茨堡大學西奧多·博韋里學院行為生理學與社會生物學教授。他也是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美國資深科學家獎金和德國政府G·W·萊布尼茲獎金的獲得者。1990年以前,他是哈佛大學動物學教授。愛德華·O·威爾遜是哈佛佩萊格里諾大學教授和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昆蟲學部主任。除兩次獲普利策獎(其中一次與貝爾特·荷爾多布勒分享)外,威爾遜還獲得過許多科學獎,包括瑞典皇家科學院全國科學獎章和克拉福德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