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刑法刑法總論(修訂版)

刑法總論(修訂版)

刑法總論(修訂版)

定 價:¥36.00

作 者: 陳立,黃永盛主編
出版社: 廈門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廈門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學系列
標 簽: 法學教材

ISBN: 9787561515723 出版時間: 2002-09-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shù): 41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在《刑法講義總論》(第四版補訂版)的基礎上全面修訂而成的。當初是準備作為第五版出版的,但最終還是改為了新版。作者對于刑法的一些基本考慮并沒有什么變化,但是,自1986年本書的第一版出版以來,刑法學的理論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根據(jù)這些變化,對作者的刑法觀點重新全面梳理,這就是作者勁頭十足地作為《新版》執(zhí)筆的理由。當今的刑法學,大而言之,可以分為兩種流派。一種流派認為,刑法的目的在于保護個人的生命或者財產(chǎn)這種生活利益或者法益,犯罪或者刑罰只有在能夠保護該種法益的限度之內(nèi),才具有意義和存在理由。作者將其稱為實質(zhì)的犯罪論。另一種流派認為,刑法的作用不僅在于保護法益,通過保護法益來維持社會秩序才是刑法的目的之所在。根據(jù)這種見解,盡管保護法益也重要,但由于刑罰是殘酷的制裁手段,為了不侵犯國民的自由和人權,事先必須在法律上明確規(guī)定什么是犯罪,只能將在形式上符合該種規(guī)定的行為作為處罰對象。只有將保護法益和保障人權相協(xié)調(diào)的刑事司法才能獲得國民的信賴,也才能對維護社會秩序做出貢獻。作者將這種見解稱為形式的犯罪論。本書的初版問世以來,作者就嘗試從形式的犯罪論的立場出發(fā),將刑法體系化。從1996年開始的三年間,作者有機會和實質(zhì)的犯罪論的領軍人物、東京都立大學的前田雅英教授進行對談,對談的內(nèi)容被作為“精彩刑法”連載發(fā)表在《法學教室》雜志上。這次對談,不僅讓作者理解了前田教授的學說,也是作者自己的一次寶貴體驗,同時,在徹底思考作者自己的學說的意義上,也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不同立場的學人之間進行對談,顧名思義,是“短兵相接”,緊張異常,但是,也正因如此,才明白了雙方觀點的異同,發(fā)現(xiàn)了各自觀點的不足。本書中大量加入了這次對談的內(nèi)容。但是,作者所主張的刑罰法規(guī)所預定的行為框架應當成為犯罪論體系的出發(fā)點的形式犯罪論的見解,則絲毫沒有動搖,這是毫無疑問的。反過來,倒不如說,對于主張優(yōu)先考慮法官的、然后是國家的處罰要求的實質(zhì)犯罪論,從尊重人權觀念的觀點出發(fā),則不免有些擔憂,這更加堅定了作者應當堅持形式的犯罪論的信念。作者正是在上述意識的啟發(fā)下,動筆撰寫本書的。但是,本書畢竟是教科書,對目前的刑法學以及判例狀況進行客觀描寫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對與各個問題有關的學說和判例,盡可能地進行整理和引用,然后展開自己的觀點。另外,對于學習而言,最為重要的是嚴密理解概念或者定義,因此,在這一方面,筆者也煞費了一番苦心。特別是在本教科書中,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將目錄更加細分,并將“注釋”也作為重要內(nèi)容加入進來。在確認理解了上述內(nèi)容之后再學習的話,可能就方便多了。2000年3月大谷實

作者簡介

  大谷實,男,1934年生,日本茨城縣人,1957年畢業(yè)于日本同志社大學法學部,法學博士?,F(xiàn)為同志社大學法學部教授,學校法人同志社理事長,法務省人權保護促進審議會委員,前司法考試考查委員(1982-1995年),日本學術會議會員,日本放送大學客員教授,武漢大學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刑事責任的基礎》,《人格責任論研究》,《被害人的補償》,《刑事規(guī)制的界限》,《刑法總論重要問題》,《刑法各論重要問題》,《刑法總論講義》,《刑法各論講義》,《刑事政策講義》,《刑事政策學》(譯著。相關圖書

圖書目錄

叢書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刑法概說
 第一節(jié) 刑法的概念與分類
 第二節(jié) 刑法的特征
 第三節(jié) 刑法的機能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刑法的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jié) 罪刑法定原則
 第三節(jié) 罪刑相適應原則
 第四節(jié)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第四章 刑法的效力范圍
 第一節(jié) 刑法的空間效力
 第二節(jié) 刑法的時間效力
第五章 犯罪概念
 第一節(jié) 犯罪概念簡述
 第二節(jié) 我國刑法的犯罪概念
第六章 犯罪構成概說
 第一節(jié) 犯罪構成理論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jié) 犯罪構成的概念
 第三節(jié) 犯罪構成要件
 第四節(jié) 犯罪構成與刑事責任
 第五節(jié) 犯罪構成的意義
第七章 犯罪客體
 第一節(jié) 犯罪客體的概念、意義
 第二節(jié) 犯罪客體的種類
 第三節(jié) 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
第八章 犯罪客觀方面
 第一節(jié) 犯罪客觀方面概述
 第二節(jié) 危害行為
 第三節(jié) 危害結果
 第四節(jié) 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第五節(jié) 犯罪客觀方面的選擇性要件
第九章 犯罪主體
 第一節(jié) 犯罪主體概述
 第二節(jié) 刑事責任能力
 第三節(jié) 刑事責任年齡
 第四節(jié) 犯罪的特殊主體
 第五節(jié) 單位犯罪
第十章 犯罪的主觀方面
 第一節(jié) 犯罪主觀方面的概念、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犯罪故意
 第三節(jié) 犯罪過失
 第四節(jié) 意外事件
 第五節(jié) 犯罪的目的和動機
 第六節(jié) 刑法上的認識錯誤
第十一章 排除犯罪性的行為
 第一節(jié) 排除犯罪性的行為概述
 第二節(jié) 正當防衛(wèi)
 第三節(jié) 緊急避險
 第四節(jié) 其他排除犯罪性的行為
第十二章 犯罪停止形態(tài)
 第一節(jié) 犯罪停止形態(tài)概述
 第二節(jié) 犯罪既遂
 第三節(jié) 犯罪預備
 第四節(jié) 犯罪未遂
 第五節(jié) 犯罪中止
第十三章 共同犯罪形態(tài)
 第一節(jié) 共同犯罪概述
 第二節(jié) 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三節(jié) 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及其刑事責任
第十四章 罪數(shù)形態(tài)
 第一節(jié) 罪數(shù)判斷標準
 第二節(jié) 一罪的類型
 第三節(jié) 數(shù)罪的類型
第十五章 刑罰概說
 第一節(jié) 刑罰的概念
 第二節(jié) 刑罰的功能
 第三節(jié) 刑罰的目的
第十六章 刑罰的體系
 第一節(jié) 刑罰體系概述
 第二節(jié) 主刑
 第三節(jié) 附加刑
 第四節(jié) 非刑罰處理方法
第十七章 刑罰的裁量
 第一節(jié) 刑罰裁量概述
 第二節(jié) 量刑情節(jié)
 第三節(jié) 累犯
 第四節(jié) 自首與立功
 第五節(jié) 數(shù)罪并罰
 第六節(jié) 緩刑
第十八章 刑罰的執(zhí)行與消滅
 第一節(jié) 刑罰執(zhí)行
 第二節(jié) 刑罰消滅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