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工具書使用法》一書系原教育部批準出版的“六五”高校文科統(tǒng)編教材之一。它自1982年問世以來,為滿足高等學校教學及圖書館界業(yè)務學習與職稱考核的需要,曾逐年重印過。近十年來,我國工具書出版與研究事業(y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為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情報意識,提高他們的文獻檢索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經國家教委同意,在保留原教材特色的基礎上,對其內容和結構作了如下的修改和完善:(1)增加對工具書綜合利用的原理與方法、查找資料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工具書的控制與檢索等問題的論述,力圖在“工具書使用法”上下功夫,以提高教材的科學性;(2)增加對一些科技工具書及邊緣工具書——叢集匯要的概述和介紹,同時增加關于科技數據資料的查找、機構團體資料的查找、古今書籍和報刊論文資料的查找等的論述,力求反映“中文工具書”的全貌,加強教材的實用性;(3)增補了百科全書、名錄和數表統(tǒng)計集等類工具書的介紹,并注意有選擇地介紹近年新出版的各類工具書,力求反映“中文工具書”的新貌,增強教材的新穎性。 本書修改和編寫分工如下:詹德優(yōu),上編第一、三、四章、中編第三、五、七、八、九章、下編第一、九、十一、十三(第一節(jié))、十四、十五章及附錄;謝灼華,中編第四章、下編第六、七、八、十、十二章;彭斐章,中編第一章、下編第二、三、四章;惠世榮,上編第二章、中編第二、六章、下編第五、十三(第二節(jié))章。教材的框架設計和編寫大綱由詹德優(yōu)提出,經集體討論確定。各章脫稿后,由詹德優(yōu)對某些章節(jié)作了一些補充和修改。本書在修改過程中,得到責任編輯趙克勤先生的切實幫助。在查找資料過程中,北京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中南財大圖書館、中南民院圖書館和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資料室等單位的有關同志給予大力協(xié)助。謹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我們水平不高,見聞有限,書中可能存在著不少缺點和錯誤,懇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