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戊戌思潮的興起和過程
     一  甲午陰霾與戊戌風云
     二  狂飚初起的幾個階段
     三  復蘇后的黃金時期
     四  戊戌思潮的衰落及其與戊戌變法的關系
   第二章  戊戌思潮形成的條件與思想淵源
     一  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與統治危機
     二  明代中葉以來士大夫民主思想的萌芽及其演變
     三  來華傳教士的文化活動與西學東漸
     四  其它社會條件與列強政策
   第三章  戊戌思潮的性質和特點
     一  繼承與批判
     二  維新救亡運動的主脈絡及其多重性質
     三  戊戌思潮的整體特點
   第四章  中西啟蒙思潮之比較
     一  何其相似乃爾
     二  獨具一格的中國特色
   第五章  中日維新運動之比較
     一  中日維新運動之異同
     二  產生上述異同的社會歷史根源
     三  兩國啟蒙思潮的不同后果及其深遠影響
   第六章  戊戌思潮主體——維新派研究
     一  維新派改良主義再評價
     二  維新派的人生觀與群體性格
     三  維新派的內部結構與社會聯系網絡
   第七章  戊戌思潮典型人物剖析
     一  梁啟超的性格與心理特征
     二  張謇的教育思想及其實踐
   第八章  戊戌思潮代表作——《大同書》評析
     一  資產階級理想王國的壯麗藍圖
     二  反封建大合唱中的最強音
     三  主要特點與時代風采
   第九章  戊戌思潮時期的知識分子隊伍
     一  近代知識分子隊伍集結的起點和社會標志
     二  近代知識分子隊伍的發(fā)展及其原因
     三  近代知識分子隊伍的特點與構成
   第十章  傳統社會觀與文化觀的變革
     一  傳統社會觀念的全面動搖與變革
     二  文化觀變革與中西學交鋒
     三  文藝新貌與世俗更易
   第十一章  戊戌思潮的歷史作用
     一  石破天驚的資產階級社會啟蒙運動
     二  立憲派與革命派的先驅
     三  近代教育、文化、學術事業(yè)的起點
     四  近代知識分子隊伍的集結壯大及其歷史作用
     五  晚清社會革命的原動力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