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外交、國際關(guān)系中國近代外交內(nèi)幕

中國近代外交內(nèi)幕

中國近代外交內(nèi)幕

定 價:¥6.80

作 者: 拓曉堂著
出版社: 書目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外交史

ISBN: 9787501311071 出版時間: 1993-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9cm 頁數(shù): 25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收1840至1919年,凡80年中國近代史上,11個具有重大影響、典型意義中外交涉事件的案例。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近代外交內(nèi)幕》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一、中英《南京條約》交涉始末
    〈一〉兵臨城下:1842年8月的戰(zhàn)況
    1.《穿鼻草約》
    2.擴大侵華戰(zhàn)爭
    3.耆英受命欽差
    〈二〉預備會議:張喜等人的交涉
    1.張喜第一次交涉
    2.張喜第二次交涉
    3.張喜第三次交涉
    4.塔芬布等第四次交涉
    〈三〉官方會晤:黃恩彤等人的交涉
    1.黃恩彤等第五次交涉
    2.黃恩彤等第六次交涉
    〈四〉正式會談:耆英等簽訂《南京條約》
    1.耆英等拜會璞鼎查
    2.璞鼎查回拜耆英
    3.璞鼎查與耆英最后一次會晤
    4.簽訂《南京條約》
   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的中外談判
    〈一〉葉名?。簭V州交涉
    1.借口:“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
    2.葉名琛及其外交策略
    3.欺上唬下的手法
    4.荒唐的御敵“妙策”
    〈二〉桂良、花沙納:簽訂《天津條約》
    1.譚廷襄、祟綸赴大沽
    2.桂良、花沙納赴津
    3.李泰國與奕訢
    4.公使駐京之爭
    5.簽訂《天津條約》
    〈三〉載垣:通州談判
    1.議和與戰(zhàn)事
    2.通州議和
    3.扣押巴夏禮
    〈四〉奕訢:簽訂《北京條約》
    1.人質(zhì)問題
    2.第一次劫燒圓明園
    3.第二次劫燒圓明園
    4.簽訂《北京條約》
   三、由洋人帶隊的第一個外交使團之出訪
    〈一〉蒲安臣使團:機遇與使命
    1.建議與“修約”
    2.再遇良機
    3.使命與權(quán)限
    〈二〉首航美國:中美《蒲安臣條約》
    1.秘密所在
    2.不負責任的演說
    3.簽訂《蒲安臣條約》
    4.美國對蒲安臣的支持
    〈三〉歐洲之行:蒲安臣命殞俄都
    1.英國的交涉
    2.法、德等國的交涉
    3.蒲安臣病故俄都
    〈四〉接任使命:志剛等繼續(xù)出訪交涉
    1.繼續(xù)在俄國的交涉
    2.歷訪比、意、西
   四、中英“馬嘉理事件”交涉經(jīng)過
    〈一〉馬嘉理事件:中英交涉肇始
    1.威妥瑪?shù)耐饨魂幹\
    2.柏朗探路隊
    3.馬嘉理事件
    〈二〉第一次離京赴滬:七項要求
    1.中英“滇案”交涉開端
    2.第一次離京赴滬
    3.李鴻章初涉滇案
    4.威妥瑪七項新的要求
    5.李、威正式會談
    〈三〉第二次離京赴滬:八項要求
    1.威妥瑪連發(fā)最后通牒
    2.重審滇案
    3.威妥瑪?shù)男鹿?jié)略
    〈四〉第三次離京赴滬:《煙臺條約》
    1.威妥瑪再次離京
    2.赫德適時的轉(zhuǎn)圓
    3.列強的干涉活動
    4.談判定約
   五、探虎口而索回已投之食:《中俄伊犁條約》
    〈一〉《里瓦幾亞條約》:崇厚與俄國的交涉
    1.崇厚出使俄國
    2.簽訂《里瓦幾亞條約》
    3.清朝政府拒絕批準“崇約”
    4.曾紀澤赴俄前的準備
    5.赦免崇厚
    〈二〉《中俄伊犁條約》:曾紀澤與俄國的交涉
    1.爭取俄方應(yīng)允重開談判
    2.中俄雙方首次正式談判
    3.談判地點的爭論
    4.熱梅尼、布策的非正式交涉
    5.中俄雙方非正式會談
    6.俄國提出商改條約備忘錄
    7.中俄關(guān)于俄方備忘錄的談判
    8.賠款問題上的討價還價
    9.曾紀澤與吉爾斯開始正式談判
    10.最后的談判
    11.簽訂《伊犁條約》
   六、勝利者的慷慨與屈辱:《中法新約》
    〈一〉戰(zhàn)前交涉:李寶協(xié)議廢棄
    1.法國新的侵越活動
    2.曾紀澤在巴黎的交涉
    3.李、寶協(xié)議
    4.李、脫談判破裂
    5.清朝政府的對策
    〈二〉戰(zhàn)爭第一階段交涉:李福協(xié)定
    1.第一階段戰(zhàn)事
    2.“業(yè)余外交”活動
    3.李福談判
    4.疑案和誤會
    5.中法談判再次破裂
    〈三〉戰(zhàn)爭第二階段交涉:李巴協(xié)定
    1.五個失敗的方案
    2.赫德打出了王牌
    3.金登干在巴黎的交涉
    4.擬訂議和草約
    5.簽訂巴黎停戰(zhàn)草約
    尾聲:李巴協(xié)定
   七、沒有談判余地的談判:中日《馬關(guān)條約》
    〈一〉陰謀:驅(qū)逐張蔭桓、邵友濂使團
    1.美國出面調(diào)停
    2.德璀琳赴日
    3.張蔭桓、邵友濂奉命欽差
    4.議和草案
    5.第一次會議
    6.第二次會議
    〈二〉議和:李鴻章赴日議和談判
    1.中日第一次談判
    2.第二次談判
    3.第三次談判
    4.日方?jīng)Q定停戰(zhàn)
    5.日本提出議和條件
    6.李經(jīng)方出任全權(quán)代表
    7.第四次談判
    8.清廷的最后諭旨
    9.第五次談判
    10.《馬關(guān)條約》簽字
    〈三〉余波: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
   八、保密二十八年之久的《中俄密約》
    〈一〉中東鐵路:甲俄密約交涉肇端
    1.中東鐵路問題提出
    2.借地筑路交涉開始
    3.清政府的回復
    〈二〉《中俄密約》:李鴻章出訪歐美
    1.拒絕使臣王之春
    2.李鴻章奉旨出使
    3.“截道”陰謀
    4.彼得堡的秘密
    5.雙方非正式接觸
    6.特別的接見
    7.正式談判
    8.密約草案的爭議
    9.“偷梁換柱”
    10.批準《密約》
    〈三〉人格與良心:李鴻章的洋相和丑行
    1.人格喪盡
    2.良心的價格
   九、死、餓狼與羔羊:《辛丑條約》交涉經(jīng)過
    〈一〉戲中有戲:清朝乞和與各國協(xié)商
    1.奕、李抵京
    2.“議和先決條件”
    3.共同談判基礎(chǔ)
    4.英德協(xié)定
    5.背道而馳的“回鑾”
    6.第一個“懲兇”上諭·
    〈二〉議和大綱:各國之間的爭奪與妥協(xié)
    1.甲方提出議和草案
    2.“議和大綱
    3.奕、李代表資格問題
    4.清廷批準“大綱”
    〈三〉《辛丑條約》:各國之間的分贓
    1.“懲兇”:第一次會晤
    2.賠款:第二次會晤
    3.簽約:第三次中外正式會晤
   十、艱難的索還東三省談判
    〈一〉序幕:沙俄出兵東三省
    〈二〉三方交涉:《奉天交地暫且章程》
    〈三〉廢止增阿“暫約”
    〈四〉駁改正約各款
    〈五〉最后通牒與拒絕畫押
    尾聲:《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
   十一、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二十一條》的簽訂
    〈一〉無畏艦和機關(guān)槍:提出二十一條
    1.日本搶奪山東
    2.日置益回國聆訓
    3.違例呈交二十一條
    〈二〉房主與房客:交涉二十一條
    1.談判程序方式之爭
    2.主客倒置的逐條談判
    3.談判中斷
    4.日本修改條款
    5.最后通牒
    〈三〉重重矛盾:二十一條談判幕后
    1.有賀重雄使日
    2.元老院借機干涉
    3.沖突與妥協(xié)
    4.英、美的態(tài)度
    〈四〉五九國恥:簽訂“民四條約”
    1.接受最后通牒的要求
    2.“民四條約”簽訂
    3.最后的辯解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