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其人,是舊中國政治舞臺上的一位風云人物。他先后出任廣州、武漢和南京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總裁),擔任過外交部長、行政院副院長、代院長、院長,參與了南京國民政府政治、經濟、外交諸重大問題的策劃,在民國時期的許多重要事件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曾追隨孫中山,并以見證人的身份,在孫中山的兩份遺囑上簽名,為時人所矚目。后來,他卻背叛了孫中山的革命事業(yè)。他是“四大家族”的重要成員,長期為蔣介石政權籌款理財。他是南京國民政府同美、英等國聯(lián)系的主要代表,多次出訪西方各國,尋求援助。在“雙十二事變”的關鍵時刻,他力排眾議,飛赴西安,參加談判,達成有關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合抗日的協(xié)議。在全國解放戰(zhàn)爭中,他頑固堅持與人民為敵的反動立場,被共產黨列入“必須立即動手逮捕”的戰(zhàn)犯名單,是屬于蔣介石之后的第二號戰(zhàn)犯。在離開大陸后,他滯留美國,拒不返臺居住,被蔣介石圈定批準為僅次于孔祥熙的第二位應開除國民黨黨籍的人。在宦海中,他時沉時浮。同蔣介石的關系,時合時分。風云變幻,數度興衰。其中緣由耐人思索。他憑借權勢,中飽私囊,弄得民怨沸騰,被趕下舊中國的政治舞臺。他聚斂了巨額財富,被人稱為“世界首富”。其巨額財富的確切數字,始終是無法徹底揭開的謎。宋子文的所作所為,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的實際狀況和特點。對其進行認真系統(tǒng)地研究,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進行評述,有助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朋友們了解中華民國史,進一步認識中國人民推翻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歷史必然性,從而更加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