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專院校生物系在植物學的孢子植物(spore Plant)部分的教學中,迫切需要一本與教材相配合的實驗指導和野外實習指導,這是全面提高孢子植物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為此,我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并按照教育要“四個面向”,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四化建設人才的精神,本著教學改革的原則,在總結多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采納了一部分高等院校的經驗和吸收了國外一些可行的方法,編寫了這本《孢子植物實驗及實習》,作為我系本科生的教材,并供兄弟院校參考。全書分為兩篇,共八章。第一篇是孢子植物的實驗指導,有關編寫和使用這一部分的幾點說明如下:1.實驗的內容和次數基本根據教學大綱的安排,但適當擴展了一些實驗內容。全部實驗共分為13次,在使用時可視具體情況靈活地進行調整,如合并、補充和刪減。2.為了保證同學有較多的時間觀察材料和分析問題,在不影響培養(yǎng)同學繪圖能力的前提下,減少一些繪圖,對于較費時的繪圖,改為注圖,并在實驗課上由教師統(tǒng)一校準。3.每次實驗后面的思考題,是供同學思考和掌握本章節(jié)的重點而提出的,可適當從中選擇一些題目布置書面作業(yè)或實驗課上提問。4.每次實驗后面,附有主要實驗材料的采集和簡易培養(yǎng)方法,以供青年教師和學生參考。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有些實驗材料應由學生自己培養(yǎng)。第二篇是孢子植物的野外實習,共六章,分別是淡水藻類、海藻、大型高等真菌、地衣、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實習。由于孢子植物的類群多,難度大,實習時間短,對于本科生的要求應適當。我們編定的基本原則是:主要讓學生掌握各類群野外實習的方法,初步掌握各類群的識別特征和分類依據,以便掌握各大類群的基本特征、生態(tài)習性及其在植物界中的地位。對于具體的屬種的識別,主要是教科書中講到的普生種類的代表(均附有圖)。由于孢子植物在各地區(qū)的分布也像高等植物一樣,差異甚大,所以,在本書中多選擇了華北地區(qū)一些最常見的代表(亦都有附圖)。使用本書時,可根據本地區(qū)植物區(qū)系的特點加以刪減或增補。同時,也可根據實習時間的長短、實習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和師資力量等各種因素,全部實習孢子植物的六大類群,或僅選擇其中若干章進行實習。本書的特點之一,就是可靈活地適合各種需要和便于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