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區(qū)域國別史舊制度與大革命

舊制度與大革命

舊制度與大革命

定 價:¥25.00

作 者: (法)亞歷克西·德·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著;馮棠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標 簽: 史評

ISBN: 9787100014441 出版時間: 1992-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16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我館歷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賴著譯界鼎力襄助,三十年來印行不下三百余種。我們確信只有用人類創(chuàng)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tǒng),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為此,我們從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輯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種?,F(xiàn)繼續(xù)編印第十輯。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種。今后在積累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xù)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紙型,譯文未能重新校訂,體例也不完全統(tǒng)一,凡是原來譯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舊,個別序跋予以訂正或刪除。讀書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確的分析態(tài)度去研讀這些著作,汲取其對我有用的精華,剔除其不合時宜的糟粕,這一點也無需我們多說。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出好。

作者簡介

  托克維爾(1805-1859),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主要代表作有《論美國的民主》第一卷、《論美國的民主》第二卷、《舊制度與大革命》。出身貴族世家,經歷過五個“朝代”(法蘭西第一帝國、波旁復辟王朝、七月王朝、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前期熱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眾議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后參與制訂第二共和國憲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長。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國,托克維爾對政治日益失望,從政治舞臺上逐漸淡出,并逐漸認識到自己“擅長思想勝于行動”。

圖書目錄

導言《舊制度與大革命》影響史資料(J.—P.邁耶)
前言
第一編
第一章 大革命爆發(fā)之際,人們對它的評論歧異
第二章 大革命的根本與最終目的并非像人們過去認為的那樣,是要摧毀宗教權力和削弱政治權力
第三章 大革命如何是一場以宗教革命形式展開的政治革命,其原因何在
第四章 何以幾乎全歐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它們如何到處陷于崩潰
第五章 法國革命特有的功績是什么
第二編
第一章 為什么封建權利在法國比在其他任何國家更使人民憎惡
第二章 中央集權制是舊制度的一種體制而不是像人們所說是大革命和帝國的業(yè)績
第三章 今天所謂的政府管理監(jiān)督乃是舊制度的一種體制
第四章 行政法院與官員保證制是舊制度的體制
第五章 中央集權制怎樣進入舊政治權力并取而代之,而不予以摧毀
第六章 舊制度下的行政風尚
第七章 在歐洲各國中,法國如何成為這樣的國家,其首都已取得壓倒外省的重要地位,并吸取全帝國的精華
第八章 在法國這個國家,人們變得彼此最為相似
第九章 這些如此相似的人如何比以往更加分割成一個個陌生的小團體,彼此漠不關心
第十章 政治自由的毀滅與各階級的分離如何導致了幾乎所有使舊制度滅亡的弊病
第十一章 舊制度下自由的種類及其對大革命的影響
第十二章 盡管文明取得各方面進步,何以18世紀法國農民的處境有時竟比13世紀還糟
第三編
第一章 到18世紀中葉,文人何以變?yōu)閲业氖滓渭?,其后果如?br />第二章 非宗教傾向在18世紀的法國人身上如何成為普遍占上風的激情,對大革命的特點有何影響
第三章 法國人何以先要改革,后要自由
第四章 路易十六統(tǒng)治時期是舊君主制最繁榮的時期,何以繁榮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來
第五章 何以減輕人民負擔反而激怒了人民
第六章 政府完成人民的革命教育的幾種做法
第七章 何以一次巨大的行政革命成為政治革命的先導,其結果如何
第八章 大革命如何從已往事物中自動產生
注釋
附錄一 論三級會議各省,尤其朗格多克
二 1789年前后法國社會政治狀況
譯名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