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主要符號表
第一章概論
11污垢對換熱設備的影響
12工業(yè)污垢概述及污垢耗費
121一般污垢與特種污垢
122氣側污垢與液則污垢
123氣側污垢
124液側污垢
13污垢費用估計
131投資增加
132能量消耗增加
133維護清洗費用增加
134產品產量降低
135污垢損失費用的估計
14污垢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第二章基本理論
21污垢的分類
22污垢的形成過程
221概述
222起始
223輸運
224附著
225剝蝕
226老化
23污垢形成的輸運機制
231對流輸運
232外力輸運
233慣性輸運
234碰撞
24污垢形成的附著機制
241膠體的穩(wěn)定性
242附著機制
243附著時間
25污垢形成的剝蝕機制
251近壁區(qū)的湍流結構
252沉積在表面上的粒子受力分析
253粒子剝蝕率
254剝蝕對粒子沉積的影響
26形成的誘導期
261析晶污垢的誘導期
262微粒污垢的誘導期
27污垢影響因素分析
271運行參數(shù)
272換熱器參數(shù)
273流體性質
28污垢的預測模型
281經驗模型
282微粒污垢預測模型
283化學的反應污垢預測模型
284析晶污垢預測模型
285通用模型
第三章污垢的監(jiān)測
31概述
32污垢熱阻監(jiān)測的熱學法
321污垢熱阻法
322溫差監(jiān)測法
33非傳熱量測量的污垢監(jiān)測技術
331直接稱量法
332厚度測量法
333壓降測量法
334放射性技術
335時間推移電影法
34液體污垢監(jiān)測技術
341污垢的實驗監(jiān)測技術
342污垢特性參數(shù)的測量
343液體污垢的監(jiān)測設備
35氣側污垢監(jiān)測技術
351垢量測管
352酸沉積測管
353熱流計
354氣側污垢監(jiān)測設備的比較和評價
36污垢的在線監(jiān)測技術
361管側污垢在綞監(jiān)測原理
362殼側污垢在線監(jiān)測原理
363在線監(jiān)測的校正模型
第四章防垢對策——設計階段應采用的策略
41污垢對換熱器設計的影響
411污垢對傳熱的影響
412污垢對流動壓降的影響
42設計換熱設備時污垢數(shù)據的來源
43考慮污垢影響的方式
431污垢熱阻(污垢系數(shù))
432潔凈系數(shù)
433冗余面積百分數(shù)
44換熱器型式和材料的選擇
441換熱器型式的選擇
442換熱器材料的選擇
45考慮污垢時換熱器的設計
46考慮污垢時換熱器網絡系統(tǒng)的設計
461換熱器網絡中的污垢問題
462換熱器網絡設計的夾點技術
第五章抑垢對策——運行階段應采取的策略
51運行前的檢查與試驗
511檢查
512水壓試驗
52抑垢運行
521析晶污垢和凝固污垢
522微生物污垢
523化學反應污垢
524腐蝕污垢
525鍋爐水處理
53冷卻水中污垢的抑制策略
531水生污垢
532水垢
533腐蝕污垢
534微粒污垢
535混合污垢
54氣側污垢的抑制策略
541燃料清洗技術
542運行工況控制
543燃料添加劑
544表面清洗技術
545急冷
546氣體凈化
55污垢最小化起停程序
第六章除垢對策
61概述
62換熱器的最佳清洗周期
621蒸發(fā)器離線清洗的最佳周期
622凝汽器在線管理的優(yōu)化模型
63機械清洗技術
631機制研究
632機械清洗的特點
633機械清洗的方法
64化學清洗技術
641化學清洗的機制及影響因素
642化學清洗的優(yōu)缺點
643化學清洗方法
644化學清洗常用藥劑
645化學清洗的適應性
65污垢在線清洗技術
651在線機械清洗技術
652在線化不清洗技術
參考文獻
附錄Ⅰ一些物質的熱導率
附錄Ⅱ再沸器污垢系數(shù)的推薦值
附錄Ⅲ板式換熱器的污垢系數(shù)
附錄Ⅳ美國管式換熱器制造商協(xié)會(TEMA)推薦的污垢系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