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斷:第一章緒論學習要點1.教育學說的演化過程;2.科學教育學的建立;3.鄧小平不說在教育學說中的地位;4.學習教育學的意義、方法與原則;實用教育學,做為高等專科層次的教學用書,力圖融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立足初中階段教育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力求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際可讀性,讓我們的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更好地結合,切實為提高從教者的素質服務。第一節(jié)教育學的概述教育學是研究教育一一培養(yǎng)人的社會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隨著人類社會的演進,人類對教育現(xiàn)象的認識,逐漸在探討、研究中發(fā)展起來,逐步集中在教育本質、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問題上展開。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她經歷了形成與發(fā)展的最初階段;作為社會科學中的重要分支,其發(fā)展必然要受到社會政治制度的制約,為社會政治制度服務,具有鮮明的政治方向性,體現(xiàn)在其任務上;做為服務于社會教育現(xiàn)象的科學,其研究對象一是有關教育的社會現(xiàn)象,二是從事這一社會現(xiàn)象的人。一、教育學的形成和發(fā)展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中,人們對在生產實踐、生活實踐中積累的知識與經驗,傳授給下一代的認識日益加深,從事這一社會活動的社會現(xiàn)象也日益復雜,逐漸社會上有了專門的教育機構和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要求教育工作要在確定的計劃下實施。定的社會形態(tài)選擇一定的教育內容。為保證教育如實施實,更加注重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隨著所有這些教育實踐的深化,經驗不斷積累。經過人們對豐富的教育經驗的提煉,引發(fā)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發(fā)展,由此,有了教育學的產生。作為社會現(xiàn)象的教育現(xiàn)象,其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在古代一些著名的思想家的著述中對教育現(xiàn)象的理論提煉,是包含在龐大的哲學體系中的,許多精辟的論述與其他方面的思想理論,如社會政治、倫理道德、人性善惡、人生態(tài)度、治學方法等交織在一起。我國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昆體良,在闡明其他社會現(xiàn)象同時,生動而深刻地涉及教育現(xiàn)象,開始把教育現(xiàn)象單獨加以說明。最早的教育方面的專著有我國戰(zhàn)國末年《禮記》中的《學記》篇和《大學》,古羅馬昆體良所著的(論演說家的教育》?!秾W記》,據現(xiàn)在所知,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它提煉出的諸如:“教學相長、及時而教”、“不陵節(jié)而施”、“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長善救失”?!敖谖窗l(fā)”、“藏息相輔”等,充分地反映了二千多年前我國的教育已有相當?shù)陌l(fā)展,對其規(guī)律性的認識,已達到相當?shù)乃?,有的對今天教育工作仍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古代中外思想家們,在他們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所作出的經驗總結,概括了教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為以后的科學教育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教育科學,經歷了以下三個發(fā)展階段。本書前言前言《實用教育學》作為“四三二一”系列育師叢書之五經過一年的籌劃、組編、審慎修改,終于正式出版了?!秾嵱媒逃龑W》作為我校師范類各專業(yè)的公共課教材,在試行中,敬希任課教師及廣大同學和有關同志,提出修改意見。在《教育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我們之所以加上“實用”二字,是力圖改變以往單純的理論編寫體制,大力加強理論如何實用的具體內容,以利于師專教育學——這一公共課教學的改革與教學質量提高,為教者提供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范例為學者架起領悟理論到把握作法的橋梁。出于這樣的目的,我們除了使本書切近初中教育實際之外,還努力以《心理學》的基本原理為基礎,使本書的內容更加接近初中生的心理狀況。力圖在師專與教育學的有關學科教育中,引導從教者認真探索,相互聯(lián)結,融合的途徑,以適應師專全面育師提高的綜合效率。在本書印行過程中,我校教務處對于本書的發(fā)行、使用亦傾注了大量勞動,在此一并表示感謝。本書是集體勞動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編寫人員第一章緒論邊守正,第二章王連洲,第三章焦翠柳,第四章于海霞,第五章譚怡鈞,第六章鄭桂芳,第七章韓雪榮,第八章劉會艷,第九章陳秀英,第十章吳立民,第十一章甘彥洽。全書由邊守正、甘彥洽統(tǒng)稿。因為時間緊迫,水平所限,本書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不足,敬請讀者提出批評意見。編者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