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作者簡介前言第一部分
導論和概覽第1章
國際金融市場學習入門 31.1
學習目標 41.2
變化著的金融市場格局 51.2.1
不斷擴展的可選金融工具 51.2.2
較大的波動性:金融市場的特點之一 61.2.3
金融市場內部和金融市場之間日趨激烈的競爭 81.2.4
金融危機及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蔓延 81.3
主要論題 91.3.1
國際金融市場價格 91.3.2
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政策問題 111.4
國際金融市場學習中的挑戰(zhàn)以及國際金融管理實踐 141.4.1
美國以外外匯的重要性 141.4.2
美國外匯的重要性 141.4.3
國際金融市場研究:需求增加 171.4.4
國際金融市場管理實踐:需求增加 171.5
這本書以下部分的介紹 171.5.1
主要論題的總結 171.5.2
典型章節(jié)的概覽 18問題 18參考文獻 19第2章
國際貨幣體系回顧和國際金融市場的最新發(fā)展 202.1
學習目標 212.2
國際貨幣安排的理論和實踐 222.2.1
國際金本位, 1879~1913年 232.2.2
布雷頓森林協(xié)議精神, 1945年 242.2.3
固定匯率美元本位制, 1950~1970年 262.2.4
浮動匯率美元本位制, 1973~1984年 282.2.5
《廣場-盧浮宮干預協(xié)定》以及浮動匯率美元本位制, 1985~1996年 302.2.6
歐洲貨幣體系的實質, 1979年 312.2.7
歐洲貨幣體系:大德國馬克區(qū), 1979~1998年 342.2.8
歐洲經濟與貨幣聯(lián)盟的實質, 1999年 362.3
國際金融市場的近期價格行為 382.3.1
匯率的發(fā)展 382.3.2
利率的發(fā)展 482.3.3
近期發(fā)展的總結 522.4
政策問題:私人企業(yè) 532.4.1
釘住匯率和浮動匯率下的商業(yè)產品 532.4.2
浮動匯率制下更大的匯率不穩(wěn)定性 542.4.3
匯率差異的成本 542.5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552.5.1
新興市場中的匯率政策 552.5.2
超出貨幣局制度的完全美元化 562.5.3
關于歐洲經濟與貨幣聯(lián)盟的憂慮 582.6
本章小結 60問題 60練習 61參考文獻 62第二部分
外 匯 市 場第3章
市場結構和機構 653.1
學習目標 663.2
外匯市場交易的重要性 663.2.1
外匯市場的起源 663.2.2
外匯交易量 673.2.3
外匯交易利潤 683.2.4
解釋外匯交易的盈利性 693.3
外匯市場產品和行為 723.3.1
即期合約和遠期合約 723.3.2
外匯互換 733.3.3
交易行為類型:投機和套匯 733.3.4
即期合約與遠期合約的關系 753.4
外匯市場環(huán)境 803.4.1
比較外匯市場與其他市場 803.4.2
外匯交易的過程 813.4.3
交易對手和外匯市場集中 853.5
政策問題:私人企業(yè) 863.5.1
外匯市場交易特寫 863.5.2
外匯交易管制 883.5.3
評估外匯交易利潤 893.6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893.7
本章小結 90問題 90練習 91參考文獻 92第4章
國際平價條件:購買力平價 944.1
學習目標 954.2
國際金融市場中平價條件的有效性 954.3
完美資本市場中的購買力平價 974.3.1
一價定律 974.3.2
絕對購買力平價 984.3.3
相對購買力平價 994.3.4
實際匯率和購買力平價 1014.4
放松完美資本市場的假設 1024.4.1
交易成本 1034.4.2
稅收 1034.4.3
不確定性 1034.5
價格和匯率的經驗證據 1044.5.1
經驗方法, 或者如何檢驗平價條件 1044.5.2
關于一價定律的證據 1044.5.3
相對購買力平價:最近季度數據的證據 1054.5.4
相對購買力平價:惡性通貨膨脹經濟體的證據 1094.5.5
相對購買力平價:長期數據證據 1094.5.6
購買力平價的經驗檢驗:實際匯率是不變的嗎? 1114.5.7
購買力平價的經驗檢驗:結束語 1124.6
政策問題:私人企業(yè) 1124.6.1
平價條件對于管理決策的作用 1124.6.2
購買力平價和管理決策 1124.6.3
購買力平價和產品定價決策 1134.7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1154.8
本章小結 117附錄4A
購買力平價. 連續(xù)計算和對數回報 117問題 118練習 118參考文獻 119第5章
國際平價條件:利率平價和費雪平價 1215.1
學習目標 1225.2
平價條件對于國際金融市場的有用性:回顧 1225.3
利率平價:利率. 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之間的關系 1235.3.1
完美資本市場中的利率平價 1235.3.2
放松完美資本市場假設 1265.3.3
利率平價的經驗證據 1285.4 費雪平價 1315.4.1
費雪效應 1315.4.2
國際費雪效應 1325.4.3
放松完美資本市場假設 1355.4.4
國際費雪效應的經驗證據 1365.5
遠期匯率無偏條件 1385.5.1
詮釋遠期匯率偏差 1395.5.2
遠期匯率無偏條件的經驗證據 1395.5.3
使用即期和遠期匯率水平進行檢驗 1395.5.4
使用遠期升水和匯率變動進行檢驗 1415.6
政策問題:私人企業(yè) 1435.6.1
應用1:利率平價和單向套利 1445.6.2
應用2:信用風險和遠期合約—是購買還是制造 1455.6.3
應用3:利率平價和國家風險升水 1465.6.4
應用4:國際費雪效應的偏離是可以預測的嗎 1465.6.5
應用5:對于國際費雪效應的偏離是否過度 1465.6.6
應用6:國際費雪效應和分散化的可能性 1475.6.7
應用7:國際費雪效應. 長期債券和匯率預測 1485.7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1495.8
本章小結 150附錄5A
利率平價. 費雪平價. 連續(xù)復利和對數回報 150附錄5B
交易成本和圍繞傳統(tǒng)的利率平價線的中間區(qū)域 151問題 152練習 152參考文獻 153第6章
即期匯率決定 1556.1
學習目標 1566.2
信息和匯率:簡介 1566.2.1
匯率和信息事例:三個事例 1586.2.2
信息和外匯匯率:總結 1626.3
匯率的流量與存量模型 1636.3.1
流量分析法概述 1646.3.2
存量分析法概述 1646.3.3
匯率的流量概念和存量概念的結合 1656.4
即期匯率的資產模型 1666.4.1
貨幣分析法 1676.4.2
資產組合平衡分析法 1706.5
匯率模型的經驗證據 1726.5.1
樣本內結果 1726.5.2
后樣本結果 1766.5.3
信息的作用 1786.6
政策問題:私人企業(yè) 1806.7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1816.8
本章小結 182附錄6A
外匯匯率的流量和存量均衡的含義 183附錄6B
當期匯率反應了所有未來的內生宏觀經濟值的證明 185附錄6C
具有貿易品和非貿易品的匯率決定的貨幣模型 186問題 187參考文獻 187第7章
外匯市場效率 1897.1
學習目標 1907.2
市場效率理論 1917.2.1
定義均衡標準 1917.2.2
有效市場的梗概 1927.2.3
解釋有效市場研究 1947.2.4
定義可用信息集 1957.2.5
有效市場理論的拓展 1967.3
外匯市場效率的經驗證據 1977.3.1
確定性和無風險投資情況下的市場效率 1977.3.2
在不確定性和具有風險投資情況下的市場效率 1987.4
政策問題:私人企業(yè) 2097.5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2107.6
本章小結 212問題 212練習 212參考文獻 213第8章
匯率預測 2168.1
學習目標 2178.2
解決匯率預測中的爭論 2188.2.1
預測方法與市場環(huán)境 2188.2.2
預測效果評價:準確預測與實用預測 2278.2.3
評估貨幣預測的經濟值 2308.3
預測方法:一些具體的例子 2318.3.1
短期預測:趨勢與隨機游走 2318.3.2
長期預測:向均值的回歸 2348.3.3
綜合預測:理論和例子 2368.4
政策問題和特殊的預測問題 2388.4.1
匯率預測的消費者 2388.4.2
外匯預測的生產者 2398.4.3
匯率預測中的特殊問題 2398.5
本章小結 240問題 241練習 241參考文獻 242第三部分
離岸金融市場第9章
歐洲貨幣市場 2479.1
學習目標 2489.2
歷史回顧 2509.2.1
離岸銀行業(yè)之供給和需求的起源 2509.2.2
在岸銀行業(yè)監(jiān)管推動離岸市場 2509.2.3
離岸市場的生命力 2519.2.4
歐洲貨幣市場的成長 2519.3
歐洲貨幣存貸款的定價 2559.3.1
一種貨幣. 兩個金融中心情形下的定價 2559.3.2
在岸市場與離岸市場能共存嗎 2579.3.3
資本控制和稅收的影響 2599.3.4
離岸中心相互競爭中的定價與市場份額 2599.3.5
多種貨幣和多個金融中心的一般情形 2609.4
政策問題:私營企業(yè) 2619.4.1
存款人關心的問題 2619.4.2
借款人關心的問題 2659.5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2679.5.1
離岸市場和宏觀經濟穩(wěn)定 2679.5.2
離岸市場能夠無止境地擴張嗎 2679.5.3
監(jiān)管離岸市場的方法 2689.5.4
為市場進行競爭:美國政策的動機 2709.5.5
離岸市場:歐洲政策問題 2729.6
本章小結 273問題 273練習 274參考文獻 275第10章
歐洲債券市場 27610.1
學習目標 27710.2
歐洲債券市場的歷史回顧及其規(guī)模 27810.2.1
歐洲債券市場的首要激勵機制:利息平衡稅 27810.2.2
歐洲債券市場的第二輪激勵機制 27910.2.3
歐洲債券市場的生命力 28010.3
市場的監(jiān)管和機構特征 28210.3.1
監(jiān)管主體和披露措施 28210.3.2
發(fā)行成本. 評級和交易所掛牌交易 28310.3.3
排隊制度. 計價貨幣和發(fā)行速度 28310.3.4
總結:在岸和離岸市場的正反面 28410.4
歐洲債券市場上的發(fā)行實踐和競爭條件 28510.4.1
歐洲債券承銷概覽 28510.4.2
歐洲債券辛迪加內部的壓力和動機 28610.4.3
灰色市場 28810.4.4
歐洲債券牽頭銀行之間競爭的證據 28910.4.5
另一個創(chuàng)新:全球債券 29210.5
歐洲債券定價 29310.5.1
市場分割和歐洲債券定價 29310.5.2
歐洲債券和保密性 29410.5.3
歐洲美元債券價格:一些例子 29410.5.4
在岸-離岸套利機會 29510.5.5
歐洲美元債券價格:一般模型 29610.6
政策問題:私營企業(yè) 29710.6.1
在岸-離岸套利的再次討論:??松Y本公司 29810.6.2
運用歐洲債券市場來增強公司的價值 29910.7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30110.7.1
美國的競爭性反應 30110.7.2
歐盟和歐洲債券市場 30310.8
本章小結 304問題 304練習 305參考文獻 306第四部分
衍生證券市場:期貨. 期權與互換第11章
貨幣與利率期貨 30911.1
學習目標 31011.2
期貨與遠期的區(qū)別:機構與術語 31111.2.1
分散交易與集中交易 31111.2.2
個性化交易與標準化交易 31211.2.3
可變的對手風險與清算所 31211.2.4
現金結算和交割與盯市 314 11.3
期貨合約描述 31711.3.1
合約規(guī)范 31811.3.2
期貨合約與遠期合約的盈利概況 32211.4
期貨定價和遠期定價 32711.4.1
遠期定價和持有成本模型 32711.4.2
期貨定價與盯市 32811.4.3
遠期利率的期限結構 32811.4.4
遠期合約中的風險溢價 33011.5
政策問題:私人企業(yè) 33211.5.1
期貨與遠期的決策 33311.5.2
新的期貨合約與交易協(xié)議 33411.6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33611.6.1
期貨價格與現金市場的波動 33711.6.2
交易成本與交易稅 33711.7
本章小結 338附錄11A
合成利率期貨 338問題 341練習 342參考文獻 343第12章
貨幣與利率期權 34412.1
學習目標 34512.2
基本問題:術語與機構 34612.2.1
合約的種類 34612.2.2
交易的地點與規(guī)模 34712.2.3
合約規(guī)定 35112.3
期權定價:概況 35412.3.1
即期貨幣期權:到期時的價格 35412.3.2
利率期貨期權:到期時的價格 35612.3.3
到期前的期權價格 36112.4
期權定價:常規(guī)模型 36212.4.1
即期貨幣期權定價 36212.4.2
貨幣與利率期貨期權定價 37112.5
期權價格的經驗證據 37212.5.1
套利邊界條件 37212.5.2
定價有效性和定價偏差 37212.6
政策問題:私人企業(yè) 37412.6.1
期權定價與期權交易真的能成為一門精確的科學嗎 37412.6.2
波動率是穩(wěn)定的還是變化的 37612.6.3
期權定價模型的其他缺陷 37812.7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37912.7.1
期權市場與基礎市場中的價格波動性 37912.7.2
期權交易商的資本金要求 37912.8
本章小結 380附錄12A
兩期二項式模型中的復制資產組合決定 380附錄12B
邊界條件. 提前執(zhí)行與期權價格 381附錄12C
新型期權介紹 383問題 385練習 386參考文獻 388第13章
貨幣與利率互換 38913.1
學習目標 39013.2
互換市場的起源和基礎 39113.2.1
資本控制的作用 39113.2.2
互換市場受到青睞的原因 39213.2.3
互換結余. 交易規(guī)模和總敞口 39313.3
互換交易中的基本現金流動 39513.3.1
貨幣互換 39513.3.2
利率互換 39813.4
互換交易中的風險 40213.4.1
互換中的套期保值風險 40213.4.2
互換中的投機風險 40313.4.3
互換風險的測算 40513.4.4
使用模擬方法計算互換交易風險 40613.5
互換的定價 40813.5.1
互換市場報價慣例 40913.5.2
互換定價的基礎因素 41113.6
政策問題:私人企業(yè) 41213.6.1
互換的應用:利用套利機會, 降低風險, 促進銷售 41213.6.2
利率互換定價:收益的來源 41313.6.3
互換的應用:放大風險和收益 41313.6.4
AAA級子公司的形成 41413.7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41513.7.1
大規(guī)模違約對于互換市場的沖擊 41513.7.2
國際清算銀行對于互換交易的資本金要求 41513.7.3
凈額交易協(xié)定和互換交易風險敞口 41713.8
本章小結 418附錄13A
利率互換中現金流的估值 418問題 419練習 420參考文獻 423第五部分
國際資產組合第14章
債券投資組合 42714.1
學習目標 42814.2
國際債券市場狀況 43114.2.1
流通中債券的市場分布 43114.2.2
流通中債券的市場部門 43214.3
國家債券市場的收益及風險 43214.3.1
以美元計算的未套期保值收益 43314.3.2
計算貨幣套期保值的美元收益 43514.4
全球債券市場上收益與風險的實證檢驗 43714.4.1
未套期保值債券的收益 43714.4.2
套期保值債券的收益 43814.4.3
國際債券資產組合的有效邊界和收益 43914.5
政策問題:私人投資者和機構 43914.5.1
貨幣套期保值債券:有免費的午餐嗎 44014.5.2
積極和消極的貨幣套期保值策略 44114.5.3
國際債券組合應用中的問題 44514.5.4
EMU對國際債券市場的影響 44814.6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44914.6.1
EMU的影響 44914.6.2
布雷迪債券市場和新興市場債務發(fā)行 45014.7
本章小結 451附錄14A
全球資產配置 452問題 453練習 453參考文獻 454第15章
權益資產組合 45615.1
學習目標 45715.2
全球權益市場的規(guī)模及制度特點 45915.2.1
市場資本化標準 45915.2.2
全球權益市場的制度方面 46115.3
國際投資途徑 46515.3.1
直接購買外國股票 46515.3.2
美國存托憑證 46515.3.3
封閉式和開放式共同基金 46815.4
國際權益市場的風險和收益 47015.4.1
以美元形式來計算外國權益資產的未套期保值收益 47015.4.2
國內和國際股票的資產組合風險 47115.5
價格決定 47415.6
政策問題:私人投資者 47815.6.1
資產組合中偏重外國市場的因素 47915.6.2
資產組合中偏重本國市場的因素 48015.6.3
在跨國公司中的投資是國際投資的近似替代嗎 48015.6.4
投資者還能“國內制造”國際投資分散化嗎 48115.6.5
未來投資者還能依賴國際投資分散化的收益嗎 48115.6.6
新興市場與世界資本市場融合了嗎 48215.7
政策問題:公共政策制定者 48315.7.1
權益資本市場交易安排 48415.7.2
會計準則和披露規(guī)則的多樣化 48515.8
本章小結 486問題 487練習 487參考文獻 489第六部分
國際資產組合與金融風險管理第16章
度量和管理國際財務頭寸的風險 49316.1
學習目標 49416.2
公司財務人員的金融風險管理問題 49516.3
度量外匯風險敞口的會計方法 49816.3.1
資產負債表的敞口:轉換敞口 49916.3.2
損益表的風險敞口:交易敞口 50016.3.3
美國會計慣例:報告會計利得和損失 50116.3.4
會計慣例的經濟邏輯 50316.4
外匯風險敞口的經濟方法 50316.4.1
回歸法:基本模型 50316.4.2
回歸法:一個應用 50516.4.3
回歸法:三個擴展 50516.4.4
情景法 50616.4.5
情景法:一些擴展 50716.5
公司利潤. 股價以及匯率的經驗證據 50816.6
在公司的水平上為防范風險而進行套期保值的論據 50916.7
用于風險管理的財務策略 51216.8
政策問題:國際財務經理 51716.8.1
估計經濟敞口的困難 51716.8.2
選擇合適的對沖比例 51816.8.3
國際投資者的外匯風險管理難題 51816.8.4
風險價值的方法 51916.9
公共政策制定者的政策難題 52116.9.1
金融敞口的披露 52116.9.2
金融衍生物和公司對沖策略 52216.10
本章小結 522附錄16A
外匯風險經濟敞口的情景分析法 523問題 524練習 525參考文獻 526第七部分
監(jiān) 管 問 題第17章
給國際金融市場提供指導:競爭市場中的監(jiān)管和干預 53117.1
學習目標 53217.2
開放經濟中的金融市場監(jiān)管 53217.2.1
金融市場參加者和競爭行為 53217.2.2
監(jiān)管者之間的競爭 53417.2.3
凈監(jiān)管負擔和結構性套利 53517.2.4
國際金融監(jiān)管的協(xié)調方法與競爭方法 53617.2.5
金融監(jiān)管的一項新的歪曲 53717.2.6
信用評級. 資本要求和國際清算銀行 53917.3
外匯市場干預 54017.3.1
作為一種政策工具的干預 54017.3.2
中央銀行干預的目標 54217.3.3
干預的機制 54317.3.4
干預的經驗證據 54617.3.5
中央銀行干預的有效性 54817.3.6
證券交易稅:我們是否應該往金融市場的齒輪中扔沙子 55217.4
結束時的思考 552問題 553練習 554參考文獻 554第八部分
附
錄附錄A
購買力平價計算:美國和德國 559附錄B
利率平價計算:美元. 英鎊和德國馬克歐洲利率 563附錄C
國際費雪效應計算:美國和德國 567附錄D 571附錄E 573